表面上看,SHEIN的服装供应商并没有突破人们对制衣厂的传统认知。
南村一家制衣厂目前仅服务卓天商务一家,每个月产量达到30-40万件,这已经占掉这家工厂的全部产能。
年轻女工小薇在厂里给衣服打边,通俗的说就是根据版型用缝纫机给布匹车边。简单的款式她一天可以做上千件,复杂一点的也能做个三四百件;最多时候,她曾经一天做了八个款式的衣服。

50岁的花姐则负责给衣服缝扣子、上拉链、检查边角是否有多余的线头。她坦言,卓天商务的订单并不复杂,以她十几年的手工经验,每天光是缝扣子也能做个三百来件。
小薇和花姐们的报酬是计件来算的。他们每天要工作10-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短暂的休息时间,晚上经常工作到10点半,每周也只有周日一天不加班。

制衣厂女工正在为缝制好的女装吊带拣去多余的线头。拍摄者:黄姗
这种工作强度在SHEIN的核心供应商中十分普遍——可以说,SHEIN模式完全没有脱离对劳动力的依赖。
这样传统的生产模式,却创造出全球顶尖的商品交付速度。
而SHEIN的销售增速也让同行羡慕不已。
如此大规模产量和快速生产,却是由大量劳工实现的——乍听之下似乎矛盾重重。
这正是“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的秘密。它的本质不是依赖生产技术创新,它的效率更多是由电商平台前端产生的订单向后方驱动的。
“这种模式要求把订单拆分成小单位,让小工厂去做,也能做得很快,而且实现成本压缩。”
这呈现的结果是,虽然前端的销售额摆在那儿,SHEIN后端供应链因此承担的产能总量庞大;但拆分给海量的SKU之后,每个款式的订单实际上为小单量。
要把这样能够快速反应的中小型工厂组合在一起需要一个大前提:生产要素齐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制衣厂老板都觉得,给SHEIN做衣服跟以前没什么不同。“一直都是这样做衣服的。”他们在采访中不断强调。
SHEIN在番禺搭建供应链的目标很明确:建成中国的‘ZARA小镇’。
目前,除了三四百家SHEIN核心供应商,广州番禺还有1000多家服装供应商为SHEIN服务。这是SHEIN核心供应商向下管理的结果。
随着SHEIN自主品牌的产能需求不断扩大,广州地区的较大型制衣厂自身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其订单需求。
“广州月产能几十万件的传统加工厂已经没有几家了。”因此核心供应商会协同几十家外发工厂,一起完成从SHEIN承接的订单。
“预估在番禺有一半的加工厂产能都分配给SHEIN。”换句话说,SHEIN“相当于养活了整个镇了。”
SHEIN成功搭建的供应链生态也称为后来者争相效仿的典型。这两年如雨后春笋冒出的跨境快时尚电商都纷纷把供应链落地于此。

秘密在自建系统高效管理供应链?
是的,但很难模仿
事实上,许多服装跨境电商都想模仿SHEIN搭建一套类似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
从2016年开始,SHEIN就朝着这个方向搭建供应链生态。如今,SHEIN的系统研发中心已经开发了一套成熟且复杂的供应链信息系统——这是一个涵盖了针对商品中心、运营中心、生产部等9个不同部门的10套子信息系统。
每一家SHEIN制衣厂,乍看之下并无太大不同,都是由板房、车边、剪裁、熨烫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传统制衣车间。但在这些制衣厂的电脑上,一定有一套“MES工艺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着生产的各个环节,是SHEIN生产部门与OEM供应商沟通的重要桥梁。
拥有一个通俗易上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服装行业是长久以来的一个奢侈愿望。管彤认为,这主要就是因为很多供应链系统软件开发者是从传统服装生产的思路去开发的。

事实上,SHEIN的这套供应链信息系统已经智能化到较高程度,能够把前端销售数据与后端各环节的数据充分共享,也能在应用终端实现数据可视化,大幅提高了供应链各环节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你看到后台派单,就可以立刻开始工作了。”人的作用很小了。
总体而言,SHEIN打造的供应链生态,是通过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将大量的供应商紧密的组合在一起进行高效协作。原本需要人来进行的判断与沟通,让渡给计算机算法解决,大大提高了流转和生产效率。每个环节的“人”则只要执行系统指令,完成各自生产单元的任务即可。
在这些供应商看来,SHEIN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由ZARA开创的“快时尚”定义,也不是Asos和Boohoo这类“超快时尚”跨境电商,而是迭代成为“实时反应快时尚”。
人口红利消失怎么办?
审时度势的供应商已经把工厂布局到江西
众所周知,广州等沿海地区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只不过,与许多大型成衣供应商向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转移供应链不同,广州番禺的快时尚代工厂商则选择在国内转移。
“像SHEIN这种模式,不要讲东南亚做不了,就算浙江或福建都做不了,更别说跑到东南亚去做了。”
不同于香港溢达和宁波申洲国际这样实现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的大型服装制造商,SHEIN的供应商没有雄厚的财力在东南亚进行大规模投资,布局多年组建供应链的同时,对东南亚劳工进行技术培训。
与其选择往国外转移,还不如跟着国内传统劳动力的最新流向顺势布局。毕竟,中国的劳动力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而且还吃苦耐劳。胡风表示,“东南亚劳动力是便宜,但其实我们中国工人一个人的效率可能顶他三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的工厂从2019年开始向中部地区转移,其中以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为主。“一些广州的供应商往这些地方去建分厂,或者接了SHEIN的订单后再外发到那边去。”
“在广州做衣服一个月赚一万元,在江西赣州一个月现在能赚到4500元,这样的收入在那边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这因此促成了广州番禺的工厂主跟随这些劳动力到江西、湖北等地建厂。对于广州番禺的供应商而言,这些劳工掌握国内的制衣技术,又有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跟着他们去建厂是比去东南亚建厂更划算的投资。
这其中又以江西近几年的发展最为成熟。
相比其他地方,江西的优势还在于物流方便。“江西赣州车程也就五个小时,我们利用晚上的物流时间发裁好的布料过去,早上就能收到货,中午就可以开工了。”
文章来源:服装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