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老话可用于任何事情,对于女裤行业,也不例外。
从公平镇到毛嘴镇
在中国,最早的女裤名镇当属广东海丰县公平镇。
2004年,公平镇有服装生产企业168 家,与其相配套的辅料、拉链、制线、洗水、绣花、塑料、包装等企业22家,服装工业产值超过50亿元。
那时,公平镇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百斯盾) ;广东省著名商标9个(文时特、百斯盾、威文、贝克顿、海华拉链、桌球王、古士旗、来吉奇),获省级名牌产品4个(百斯盾的西裤、威文的西裤和休闲服饰、文时特的休闲裤) ,有3家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 威文、文时特、凯利来) 。
如今,公平镇里的裤业或者转型或者搬离或者没落,昔日女裤之乡已名存实亡。
中国有乡镇4万多个,而经济发展千差万别,实力强的年经济规模超过千亿元,人口在六十万以上,城镇规模远超某些县城,而弱小的这里就不说了。
公平镇年经济总量在百亿以上,百强镇的名单里没有,但至少在千强吧,如果有这个名单的话。
2004年,毛嘴镇还没有女裤产业,《中国裤业》杂志还没有创刊,当时与公平镇齐名的裤业名镇还有石狮蚶江和海城西柳。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是以万历十五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并非只写那一年的历史。我在本文之所以提到2004年,是因为那一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强悍的一年。
十年树木,毛嘴裁缝回乡成气候
开放开明,尚德尚进。
——仙桃精神
海丰向北1000公里。
武汉卫星城市之一,仙桃市。
仙桃距离武汉120公里,毛嘴是仙桃西面的一个镇,湖北省百强乡镇,这里的女裤产业发端于2011年。
2011年,汉正街、长丰村等服装生产密集区域面临拆迁,鑫兄弟服饰老板谢松高决定把工厂搬回老家毛嘴镇。
毛嘴裁缝很有名,常年在外打工的超过两万人,他们之中更是打拼出了几百位服装企业老板,这些老板们大都在广州、武汉等地办厂,谢松高是其中之一。
鑫兄弟服饰的回归,使毛嘴镇敏锐地意识到“承接汉正街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镇政府适时打出“迎接老乡回家”感情牌,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条条回应企业痛点:修建厂房、拎包入住、免征税收、贴息贷款………面对家乡的盛情,毛嘴籍的服装企业老板主动回乡洽谈搬迁事宜。
2011年至今,从广州、深圳、武汉回迁毛嘴的企业达到242家,园区已建成面积2500亩,建设标准化厂房120万平方米,建设“直播工厂”31家,吸纳服装产业工人3.5万人,年产女裤1亿条,年产值突破70亿元。
亲历“无中生有”的女裤之都
2021年6月25日,我和湖北省服装商会周进秘书长、湖北省服装商会裤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怡田服饰董事长谢光、副主任委员、罗芙仙妮服饰董事长刘先云一行到毛嘴考察女裤产业,毛嘴镇镇长朱从博接待了我们,朱镇长5年前来郑州考察过,我们认识,交往不多,没想到他默默关注着我的微信朋友圈,知道我在坚持跑步。
正赶上炎热的中午,先是开车绕着园区浏览了一番,标准化的厂房和车间,并没有什么新奇,只是规划的比较整齐,房顶的标牌时常有女裤之类的字眼出现,对于我一个老裤业人,心里还是激动的。
近些年的裤装行业,多闻旧人哭,少见新人笑,大多数企业效益断崖式跌落,行业生存艰难。
而毛嘴镇,是个例外。
俏琴雨花服饰老板周小波,60后的人,开大切,喜旅游,心态乐观,生意基本上交给了儿子。
俏琴雨花服饰工业园,栽种着几十棵买进来的大树,周小波希望这个院子尽早绿树成荫。
伊炫服饰老板丁辉是80后,正值壮年创业的好年华。
伊炫服饰公司安装了7条智能吊挂系统,引进了1台全自动裁床、5台电脑贴袋机、自动锁眼机等高端设备。
这些设备都得到政府的补贴。
毛嘴镇鼓励服装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镇政府拿出资金,用于补贴技改企业。
据统计,当地已有53家企业新上了72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正向整个制造环节扩展。
在毛嘴镇,生产能力过百万件的女裤企业在20家左右,还有三家男裤企业,最大的企业年加工能力300万件。
毛嘴的远见与短板
目前,毛嘴镇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中国女裤名镇”的授予,虽然之前毛嘴镇的相关宣传资料里已经有女裤名镇的说法,但毕竟没有得到官方的授权。
这是毛嘴镇的远见。
对于未来,毛嘴镇有“千百十一”的发展规划,即千家服装企业,百亿产值,十万人口,一个服装产业集群,打响擦亮服装特色小镇这块金字招牌。
我相信百亿产值不久就能实现,现在产值也有70亿元了。
毛嘴镇的榜样近处就有。
据当地人讲,彭场之前不如毛嘴。
现在的彭场镇,是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仙桃无纺布盛名远播,作为仙桃市六大主导产业产非织造布产业年产值400亿元左右,而作为主产地,彭场的无纺布产品产值应该超出百亿(笔者猜测,没找到官方数据)。
彭场,总人口11.6万人,却生产出了全中国60%的无纺布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产品畅销欧美市场近二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大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跻身“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等美誉。
以上复制网络报道。
毛嘴镇的目标虽然低调,但有彭场在一旁做比较,毛嘴女裤或许也有超越国界的志向。
把视野拉远一些,2000公里外的辽宁西柳镇,被授予过“中国裤业名镇”,曾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过。
西柳镇以裤子起家,依托商贸,西柳的服装交易额达到850亿元。
在毛嘴镇的短暂考察,赞叹之余有几点建议:
其一:产业工人的问题。
据介绍,毛嘴镇的女裤企业工资很高,七八千元是正常工资,而且不好管理,家里农忙或者有事就时常请假。这个问题不是毛嘴的特色,其他地方也存在,当地劳动力离家近,把进厂工作当成增加收入的一个门路,容易自由散漫,如果企业管理不严,思想工作不深入,工人管理难是正常现象。
对于毛嘴,引进外来员工,进行员工技能和思想培训,是今后的重要工作。
其二:龙头企业培育问题
毛嘴镇还没有在业内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质量和管理方面特别突出的企业,鼓励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批职业化程度高、有成功案例的队伍,形成示范和榜样力量。
其三:商贸市场的问题
能否形成女裤的当地交易,对毛嘴的未来也是考验。从西柳、义乌、虎门、石狮的经验来看,工业和贸易要互相促进。
毛嘴距离武汉虽然只有120公里,但来往运输还是麻烦的,在物流发达的现在,在哪里发货都可以实现,因此,毛嘴的贸易功能也是值得考虑的。
其四:加强行业协会或政府的领导作用。
单个企业规模、资金有限、人才有限,把大家力量集中在一起,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推动行业的发展,从新闻宣传、活动组织、展会组织等方面,打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裤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