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千亿级职业装市场蓄势待发 | 国内首个产值10亿+的校服企业诞生

发布时间:2021-12-29  阅读数:11095

千亿级职业装市场蓄势待发 | 国内首个产值10亿+的校服企业诞生

图片


图片


校服是学生的特定着装,也是学生的身份象征,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校园标识系统的表现。而校服作为刚需产品,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潜力。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觉醒,使得中国社会对校服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家政策意见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选择更时尚、合体的校服,中国校服市场正走上变革之路,中国校服也将逐渐如其他国家校服一样,代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特征。


图片


01

首个“十亿”产值校服企业诞生,校服行业加速迈入“品牌时代”


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拥有千亿级市场的中国校服行业,在今年终于迎来了首个迈入“10亿”产值门槛的校服品牌——伊顿纪德。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在“校服新政”实施6年后,中国校服正加速迈入“品牌时代”。
校服作为刚需产品,有着庞大的市场潜力。《2019中国校服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校服市场需求规模约为1130亿~1250亿,然而其中小微企业占全国校服生产企业的95%,与英、日、韩等发达的校服市场差距仍然很大。
近期,上市央企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600710)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其旗下校服品牌伊顿纪德前三季度营收超10亿元,成为中国校服行业首个跻身“10亿元俱乐部”的企业,也标志着国内校服产业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加速。

图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校服市场都处于混乱和分散状态,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品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市场,社会对于校服质量的担忧与关注与日俱增。

2015年,我国为规范管理校服市场推出了“校服新政”。同年6月,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服的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出台,成为校服行业的“新国标”。
随着“新政”实施落地,人们对校服多元化、个性化、人文化的产品需求被逐渐释放,各地校服采购的市场化水平逐年提高。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为伊顿纪德等品牌校服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校服行业健康发展,国内中小学校服质量与美观水平的逐年提升。


图片

变革行业离不开产业链的整合。据介绍,伊顿纪德秉持“品质校服”的理念,美观与质量并重,且在校服上应用了诸多现代科技。自2016年起,伊顿纪德陆续与英国百年校园服饰品牌Trutex、专业配饰品牌William Turner、鞋履品牌Clarks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坚持与3M、YKK、广东溢达集团、山东鲁泰集团等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目前,伊顿纪德校服采用3M反光技术和3M新雪丽高效暖绒、鲁泰纺织新疆长绒棉、无氟防水整理、透气透湿涂层等科技,极大提高了校服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审美性,从整体上提升了校服的质量。


图片


图片

校服行业具有采购季节性强、团购业务与零售服务兼顾的特点,对企业生产反应能力和谷峰物流管控能力要求极高。据王方介绍,伊顿纪德为此打造了国内首个6万平方米的智能仓储物流综合体,与阿里共同开发了数字系统。客户线上下单后,订单可实现秒级接收,仓储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分发,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更精细地提供整套推送服务,有效地克服了春秋季高峰的校服交付难点。


图片

图片


始终与教育人并肩同行,是伊顿纪德打造品牌的另一个特点。近日,伊顿纪德与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共同创建了国内首个专为教育人打造的“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为教育人营造一方“诗意的栖息地”。“在之间”面积400平米,藏书6000册,包含艺术展区、教育沙龙区、讲演厅、小型图书馆和咖啡角,将对教育人终身免费开放。


图片

图片


业内分析认为,对比中国校服千亿级的庞大市场,行业头部品牌迈过“十亿”门槛后潜力仍十分巨大,并将通过品牌效应的发挥,推动整体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02

2021-2027中国校服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校服市场规模达到了346.23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35.65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0%。


图片


从校服种类来看,春秋装及冬装占据绝大部分市场。2020年,我国春秋装及冬装市场规模达到了283.45亿元,占据校服总市场81.87%的市场份额,预计2027年将达到357.94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7%。从校服的使用人群中来看,中小学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2020年中小学校服消费量达到2.24亿套,高中及大学消费量达到5339万套。


目前国内主要厂商包括苏美达,立泰服饰集团,弘博士集团,青岛威达体育用品,福建利牌服装,百裕集团,飒美特,哈芙琳,奔立尔,中南活力,乔治白,成都市蓝鸟服装,森马服饰,优卡科技等,2020年前十大厂商份额约占6.97%,随着更多校服企业的涌入,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校服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图片


巨大的校服市场空间,吸引众多服装厂商的进入。我国校服生产企业约1500家,且校服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校服企业品控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集中度非常低。而市场极度分化、竞争者众多,部分校服企业控制成本转包代工多,提高了校服企业品控的难度和行业部门的质量监管难度,成为校服质量不过关的一大原因。


图片


从整体来看,我国校服已经迈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代。无论是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还是服装行业各项技术革新,或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今天的校服发展环境不是以往任何时候能够比拟的。庞大的消费需求与普惠政策的实施为校服企业打开了步入千亿市场的大门,行业内外的企业争相涌入这片蓝海,但同时,企业内部因素与行业大环境等问题不断阻碍着企业迈向市场的大门,校服企业亟需开拓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方可在激烈的洪流中稳步向前。
图片

〖一、中国市场主要厂商校服产地分布及主要销售区域〗

图片


图片

〖二、校服行业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

1. 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校服市场的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持续存在,如同涓涓流淌的溪流般保持相对恒定状态,由于近十几年出生率的降低,我国未来中小学学生的人数未必增加,但在新时期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单个学生和家庭的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传统校服品类亟待更新,这意味着校服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图片

2. 中国校服企业很多,行业高度分散,市场竞争加大促进校服行业发展。

根据QYResearch调研,登记在册的校服生产企业共1500余家,企业以中小微型为主,小微企业占据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70%以上为民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50%以上企业以校服生产为主。服产业作为我国服饰领域中一个特殊的细分产业,长久以来受行业采购模式及圈子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分散,地域色彩浓厚。

图片

3.电商的成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电商的成熟发展或许可以给校服新思路,搭建校服企业的专属商城平台,可以获得大量产品品牌的曝光,同时通过内容优化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产品改进空间、精准用户画像、订单实质转化等价值。


图片

〖三、校服行业产业链分布〗

图片

1、主要原料及供应情况

校服大体有合纤织物、经编面料、棉织物面料三种:合纤织物是数年来时兴面料,因其风格独特、色泽多样、易洗快干、容易护理等长处,广泛应用于校服定做行业,产品有花瑶、塔丝隆、卡丹绒、水洗绒等;经编面料也是应用很广泛的面料,由于经编面料的织物富有弹性、舒适滑爽、伸缩自如、穿着合体等长处,颇受学生们的喜爱。产品有金光绒、条绒、涤盖棉等;含棉织物具有手感柔软、吸汗性强,花色品种多等优点,适用于运动类型的校服定做,产品有锦棉布、涤棉布等。

图片


2、行业下游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校服也是几经变更。当前国内的校服市场中,新的格局和概念已兴起,校服正在告别昔日被吐槽、被忽视的尴尬局面,同时,其背后广阔的蓝海市场,也正在迎来新的风口。校服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行头”,也是家长和社会一直关注的焦点,从近十年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来看,据统计,2010-2020年我国高中生在校人数在0.24-0.26亿人左右,2020年我国初中生在校人数为0.49亿人,2016年以来,我国小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长至,截止到2020年达到1.07亿人。校服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中小学生。


图片


来源|苏美达股份、伊顿纪德QYResearch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