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学生的特定着装,也是学生的身份象征,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校园标识系统的表现。而校服作为刚需产品,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潜力。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觉醒,使得中国社会对校服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国家政策意见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选择更时尚、合体的校服,中国校服市场正走上变革之路,中国校服也将逐渐如其他国家校服一样,代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特征。
01
首个“十亿”产值校服企业诞生,校服行业加速迈入“品牌时代”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校服市场都处于混乱和分散状态,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品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市场,社会对于校服质量的担忧与关注与日俱增。

变革行业离不开产业链的整合。据介绍,伊顿纪德秉持“品质校服”的理念,美观与质量并重,且在校服上应用了诸多现代科技。自2016年起,伊顿纪德陆续与英国百年校园服饰品牌Trutex、专业配饰品牌William Turner、鞋履品牌Clarks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坚持与3M、YKK、广东溢达集团、山东鲁泰集团等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目前,伊顿纪德校服采用3M反光技术和3M新雪丽高效暖绒、鲁泰纺织新疆长绒棉、无氟防水整理、透气透湿涂层等科技,极大提高了校服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审美性,从整体上提升了校服的质量。


校服行业具有采购季节性强、团购业务与零售服务兼顾的特点,对企业生产反应能力和谷峰物流管控能力要求极高。据王方介绍,伊顿纪德为此打造了国内首个6万平方米的智能仓储物流综合体,与阿里共同开发了数字系统。客户线上下单后,订单可实现秒级接收,仓储控制系统全自动完成分发,为学校、家长和学生更精细地提供整套推送服务,有效地克服了春秋季高峰的校服交付难点。


始终与教育人并肩同行,是伊顿纪德打造品牌的另一个特点。近日,伊顿纪德与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钟楼区荷花池街道共同创建了国内首个专为教育人打造的“在之间·優教育文化空间”,为教育人营造一方“诗意的栖息地”。“在之间”面积400平米,藏书6000册,包含艺术展区、教育沙龙区、讲演厅、小型图书馆和咖啡角,将对教育人终身免费开放。

02
2021-2027中国校服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校服市场规模达到了346.23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35.65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0%。
从校服种类来看,春秋装及冬装占据绝大部分市场。2020年,我国春秋装及冬装市场规模达到了283.45亿元,占据校服总市场81.87%的市场份额,预计2027年将达到357.94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7%。从校服的使用人群中来看,中小学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2020年中小学校服消费量达到2.24亿套,高中及大学消费量达到5339万套。
目前国内主要厂商包括苏美达,立泰服饰集团,弘博士集团,青岛威达体育用品,福建利牌服装,百裕集团,飒美特,哈芙琳,奔立尔,中南活力,乔治白,成都市蓝鸟服装,森马服饰,优卡科技等,2020年前十大厂商份额约占6.97%,随着更多校服企业的涌入,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校服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巨大的校服市场空间,吸引众多服装厂商的进入。我国校服生产企业约1500家,且校服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校服企业品控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集中度非常低。而市场极度分化、竞争者众多,部分校服企业控制成本转包代工多,提高了校服企业品控的难度和行业部门的质量监管难度,成为校服质量不过关的一大原因。

〖一、中国市场主要厂商校服产地分布及主要销售区域〗

〖二、校服行业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
1. 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2. 中国校服企业很多,行业高度分散,市场竞争加大促进校服行业发展。

3.电商的成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校服行业产业链分布〗
1、主要原料及供应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校服也是几经变更。当前国内的校服市场中,新的格局和概念已兴起,校服正在告别昔日被吐槽、被忽视的尴尬局面,同时,其背后广阔的蓝海市场,也正在迎来新的风口。校服是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行头”,也是家长和社会一直关注的焦点,从近十年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来看,据统计,2010-2020年我国高中生在校人数在0.24-0.26亿人左右,2020年我国初中生在校人数为0.49亿人,2016年以来,我国小学生在校人数逐年增长至,截止到2020年达到1.07亿人。校服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