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复盘2021 前瞻2022】“稳”字当头大局之下 中国棉花市场期待理性回归

发布时间:2022-01-15  阅读数:10986

【复盘2021 前瞻2022】“稳”字当头大局之下 中国棉花市场期待理性回归



过去的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接住了原料价格波动的大盘、顶住了货运价格高涨的压力、熬过了部分地区限电限产的影响,行业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但是,回望2021我们走过的路,还是有诸多困惑和不解萦绕在脑海。

成绩固然可喜,但2021年“前高后低”的态势也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了焦虑。新冠疫情演变趋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合作环境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目标,纺织工业应该如何落地?2022年行业的韧性和高质量发展能力能否再次经受住考验?

为了解答以上疑问,本刊公众号特别策划了【复盘2021 前瞻2022】系列报道,以求帮助行业更加从容稳健地迈入2022。


2021年棉花出圈了。

H&M事件让普罗大众爱国情怀暴涨给予新疆棉高度关注,频频上热搜的新疆棉成为了“网红”。而在纺织专业圈层,棉花也在这一年被高度关注,成为焦点话题,原因很简单:“涨价”。

2021年棉花价格一路攀升,触及十年来的最高点。而与此同时,刚刚结束不久的新疆棉“抢收”又将成本一路推高,据测算,现在新疆轧花厂持仓成本保守估计在23500/~25500/吨,这无疑是纺纱厂难以消化的一个数字。

有人说,2022年将成为棉花市场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我们该如何应对?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银河期货棉系分析师刘倩楠,从期现价格走势的角度切入,深入解读当前这波云诡谲的棉花市场。


图片

极其特殊的2021

中国纺织》:2021年的棉花大戏已经落下帷幕,在您眼里这一年影响棉花市场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银河期货刘倩楠:


对比往年,2021年的棉花市场总体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这一年独有的影响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2021年的棉花市场存在着极强的特殊性。


首先是新疆棉20213月份H&M事件将美国禁用新疆棉的即成事实推到了风口浪尖。尽管中国民众及企业对于欧美相关品牌进行了的抵制,也对相关品牌在中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美国将新疆棉列入了禁止进口的清单这一政策对新疆棉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美国时间1223日,拜登签署了新的涉疆法案,由于三月份的事件,市场对于这个利空影响已经产生了免疫,从价格的走势来看,这次签署协议对市场影响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我们认为后期真正执行阶段恐怕还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其次是疫情的影响2021年东南亚疫情再次爆发导致东南亚的许多出口订单回流到中国市场,特别是二、三季度,我国下游的纺织品服装企业承接了大量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出口订单。然而,随着印度、东南亚疫情得到控制,四季度国内的出口订单有所转差。尤其是在202111月份全球爆发奥密克戎病毒后,全球对棉花的消费也产生了较大的担忧,棉花价格出现短暂的大跌。尽管2021年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疫情仍然对棉花的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三个因素是籽棉抢收:新疆籽棉抢收年年有,今年抢收特别严重。2021年新疆棉产量同比减少,预计减产幅度在10%左右。最近两年新疆轧花厂大部分的盈利情况都比较好,导致一起企业,尤其是国企扩大经营规模,而且新设备的加工能力都非常强,新增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能是之前的两倍,籽棉加工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此外有些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前锁定棉花资源,剩下给私营企业的资源其实不太多。以上等原因导致今年籽棉价格开称价格非常高,之后价格也是持续走高,导致轧花厂生产成本高企,综合计算下来,新疆棉的成本在23000/-25000/吨。


最后是能耗双控:2021年前8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用电量同比增加25%,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3.3%。随着国内双控政策的加码,我国纺织大省江苏、新疆、广东、福建以及浙江都面临着较大的控制用电压力,9月中下旬开始这些地区的工厂大部分都陆续实施了拉闸限电甚至停产等措施。严格的双控政策实施严重影响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通畅性,对纺织服装整个产业链影响非常大,传导至棉花市场也在价格波动上有所体现。


图片

“十年来最高棉价”的背后

《中国纺织》:2021年棉花价格一路走高,您认为是哪些因素在助推这样的价格走势?背后隐藏的行业深层矛盾是什么?


银河期货刘倩楠:


首先一个因素是“连续去库存”。国内棉花从2015年开始连续去库存,国储库存从2015年的1100多万吨下降至2021年轮出结束后的不到50万吨,库存下降非常明显。当然最近两年国储可能也进口了一些棉花作为储备,具体的量仍没有确定的数据,但是即使假设有200万吨的量也难改目前国储库存低的事实。这是今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


其次是货币放水”。2020年全球爆发疫情以来,美国货币放水量特别大,引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涨。而棉花也是水涨船高,价格持续上涨。此外美国大放水也导致居民的采购能力增强,2022年棉花的需求的确是较好。


最后一个因素是产能扩张、产业集中度提高:前几年国内的轧花厂盈利情况较好,许多轧花厂都开始产能扩张,最近两年新疆轧花厂产能大增,导致新疆籽棉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状况,抢收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另外随着最近几年央企国企在新疆的布局,从种植端到轧花厂再到贸易端,这些企业依靠资金优势在新疆开疆扩土,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棉花产业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

《中国纺织》:对以往年,2021年棉花市场总体呈现哪些比较明显的趋势?


银河期货刘倩楠:


棉农话语权增强:随着蛋卷棉的推广以及棉农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增强,棉农的话语权在2021年明显增加。


期货波动大:各种量化基金进入期货市场以后,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波动性,棉花的波动较之前相对略大一些。


强现实弱预期:2021年四季度由于市场对未来消费的担忧,棉花市场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的局面,也就是说现货价格最强,其次是近月合约,远月合约较弱,呈现出明显的back结构。


图片


风云未定的2022

《中国纺织》:进入到2022年,棉花市场呈现出国内棉价传导不畅,内外棉价差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等情况,市场压力重重,后市波云诡谲,您如何分析当下棉花市场的局势?


银河期货刘倩楠:


首先看皮棉成本2021年第四季度由于籽棉收购成本高企导致轧花厂皮棉售价也持续在高位。虽然第四季度棉花下游纺纱厂的需求情况已经转差,纱布库存增加,企业纺纱利润转为负甚至有些企业亏损明显,甚至在11月份由于奥密克戎病毒来袭期货价格大跌,但是现货价格仍然坚挺,轧花厂抗价心态明显,成本端的支撑对棉花价格影响作用很大。


其次看供需和库存虽然从长周期的角度来讲,对棉花价格影响最重要的因素肯定还是供需和库存因素。但其实,最近几年我们感觉宏观市场对棉花的影响更大,比如中美贸易战,比如新冠疫情,比如宏观放水,但是最终我们都能够将这些因素回归到内在的供需因素上。


而当前棉花市场经过几年连续的去库存,特别是国储库存从20151100多万吨下降至目前我们知道的不到50万吨的库存,库存下降幅度非常大,在这个因素基础上,即使当前是新花上市期叠加消费转弱,甚至有疫情的利空因素影响,但是棉花价格下跌的幅度依旧相对有限。


外盘价格走势:棉花的内外盘关联性非常高,美棉和郑棉的相关性长期保持在95%以上,特别是最近棉花的持续走强很大原因是由于外盘的持续走强。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着我国进口棉纱的报价持续上涨,再加上美棉也因为潜在的销售签约预期导致价格走势偏强。以上因素不仅仅是在真实的供需上对棉花价格有影响,在氛围上也对国内的棉花价格走势有较大影响。

《中国纺织》:在内外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当下,您如何预估2022年棉花价格的走势?


银河期货刘倩楠:


对于2022年的棉花价格走势,我们认为将呈现先强后弱的趋势。


短期内在强势外盘和成本端的支撑下棉花价格可能将维持针对偏强的局面。然而未来随着美国宏观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叠加未来消费端的弱势,以及新年度农民种植意向增加,棉花价格中期走势有向下的压力,但是考虑国储连续去库存后,当前国储棉库存已经降至了历史低位(国储进口棉量未知),预计未来向下的空间相对有限。



链接


刘倩楠,毕业于东华大学,目前就职于银河期货有限公司,担任棉系分析师,熟悉相关产业的套保、基差和期现交易。参与了公司重大客户的开发及维护工作,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套保、套利、基差交易等案例。曾在中国证券报、期货日报等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和观点。获得了郑州商品交易所2019、2020、2021年度棉花高级分析师称号以及郑商所资深高级分析师称号。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