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文章提到,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要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是见证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而今,这里的“窗口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今天(1月18日),从市经信局获悉,2021年1至12月,全市数字制造业实现产值222.2亿元,同比增长35.96%。这意味着,桐乡数字制造业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就此迈上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台阶。
企业活力,折射发展动能。走进宇视桐乡智能制造基地,新技术、新工具加持下的数字化生产车间有序运行。“截至2021年底,桐乡基地已实现年产1200万台的整机产能和SMT规模化生产。”据该基地相关人员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宇视科技2021年依然逆势而上,基地全年产值达50.28亿元,同比增长超20%,“新的一年,我们的产值将努力突破60亿元。”

△浙江宇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优质企业犹如动力引擎,成为推动桐乡数字经济蓄势而上的重要力量。就在上周,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0000万元到42000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217.64%-260.56%。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如此抢眼的增速,正是得益于华友钴业实施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所取得的突出成效。根据报告,2021年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也不断上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类似这样的“全年红”景象,在桐乡数字经济发展版图上并不鲜见。前不久,哪吒汽车迎来了第10万台量产车的成功下线。从第1台到第10万台下线,哪吒汽车仅用了42个月。同样的,福瑞泰克、墨卓生物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均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哪吒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
“数”度是更直观的体现。2021年,我市智慧安防、锂电新材料、智能驾驶等产业板块保持较快增长,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5.5%、104.4%、268.8%。
拉开更加广阔的时间视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切嘱托,近年来,桐乡数字经济规模从小到大、区域影响力持续增强,数字经济企业数和核心产业产值五年间分别增长了2.5倍和3.2倍。
成立仅3年多的五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桐乡数字经济规模从小到大的一个生动样本。“今年,五疆已立足桐乡总部设立了杭州、北京、南京分公司,全年合同业务超46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19.8万元,同比增长678%。”该公司负责人王会成介绍,业务覆盖化纤、电子、电力等行业企业,并充分发挥着本土企业担当精神和技术服务能力。

△五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得益于硬核的服务技术,该公司已跃升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2021年,像五疆这样上规的数字经济企业共有18家。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总计已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732家。
紧紧抓住数字经济这项“一号工程”,桐乡政企合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获评嘉兴唯一的全省年度考核优秀。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

△乌镇百度Apollo Park
另外,我市还紧盯项目推进,“直通乌镇”世界互联网产业园总部、智能计算产业基地、视觉物联创新中心等数字经济园中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及年产20万台高端服务器智能制造基地两大智能计算产业标志性项目顺利竣工投用,乌镇百度Apollo Park正式开园……2021年1至12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额30.51亿元,同比增长172%。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桐乡要加快建设数字文明先行市,将全面实施数字引领战略列为“六大战略”之首,并把深入实施“互联网+”高地建设工程纳入“十大工程”之首,充分表明了桐乡构筑数字经济引领发展新优势的决心。
加快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桐乡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