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诠释着棉品的风格和特性
直接决定了棉品的舒适度、安全性、品质感等
而面料的生产过程对面料的舒适、安全、品质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跟着小易一起了解下
面料的生产过程……
面料生产环节包括:纺、织、染、整
1
纺 :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成纱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织物中纱线排列的疏密程度
密度越大,织物的坚牢度越高、保温性越好,手感厚实、身骨硬挺、布面紧密厚实、重量大,耐磨性好,但透气性、透水性、柔软性等较差。
纱支:即纱的粗细程度,通常用支数表示
支数越高,纱线越细;支数越低,纱线越粗。
①粗支纱:“特”(tex)以下的棉纱均属粗支纱。
②中支纱:18—27支棉纱属中支纱
③细支纱:28支及以上的棉纱
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捻度
捻度分方向,有顺手捻和反手捻
①反手捻(又称Z捻)纱,在各种织物中应用最广;
②顺手捻(又称S捻)纱,用于织造绒布的纬纱。
无捻纱:为了实现柔软,对纱线要求之一就是采用尽量小的捻度,无捻纱的产品突出特点就是超强的柔软和吸水性,在毛巾领域用的较多,但在使用过程中,无论多高档的无捻,都会有一些掉毛,这是工艺上造成的难以消除的缺点。
2
织:由机器使纱线织成面料的过程
针织面料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为经编和纬编。
经编:用多根纱线同时沿布面的纵向(经向)顺序成圈
纬编:用一根或多根纱线沿布面的横向(纬线)顺序成圈
优点: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及可生产性。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紧感。
梭织面料
梭织面料是一种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向和纬向的交错而组成,一般有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大类。
优点: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法。
3
染:使用染料或其他的方法影响面料本身而使其着色
面料的染色分为以下几种:
漂白布:是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将织好的面料经过烧毛处理,去除织物表面过多的毛羽,接着将织物上的浆料洗干净,经过煮练去杂质,最后进行漂白处理。
染色布:面料在织好后从织机上松下来,经过检验就可以送到染厂去染色了。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和经轴染色
印花布:印花布是用坯布印花纸高温印染加工而成。
色织布:是先让纱线染上颜色后再进行织造。
色纺布:色纺布是用染色纤维纺成纱再织布,这样的纱线上不止一个颜色,风格比较特别。
本色布:本色布就是没有经过任何上色处理的布,有些纤维天然就带有颜色,比如彩棉、亚麻、剑麻等等。
4
整
通过物理、化学的加工,使面料的外观和内在的质量得改善,提高面料的服用性能或赋予其特殊的功能
基本后整理方法有:
稳定尺寸(预缩、拉幅、上浆、热定型)
改善外观(增白、轧光、电光和轧纹)
改善手感优化性能(磨绒、磨毛、起毛、剪毛)
使面料获得多功能(不透水、不毡缩、阻燃等)
使面料高级化(免烫、不蛀)等
希望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对面料的生产制作过程有深刻的了解。
选择面料很关键,面料的选择决定着棉品的最基本品质。面料的手感,可塑性,舒适性,功能性等等,决定了各种成衣的款式,也决定了成衣的价格和品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