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小校服企业
如何“明智收割”,突破衰退陷阱

逆势增长
在不确定中提升价值,突破衰退陷阱
PART.01

听闻你来过的故事
8年前,王伟曾帮父亲在当地经营一家服装厂,为周边几所学校提供传统运动校服,也接一些职业装代加工业务,厂房占地2000平米,雇佣20多位工人和几十位季节工和日结工,年营收规模300万左右。比起利润已经很薄的代加工业务,校服算是一门好生意,一方面学校生源稳定增长,一方面通常提前缴付校服款才开始生产。
但受2013年上海“毒校服”事件影响,已经接了班的王伟开始思考,在传统运动校服产品常年不变、价格探底的现况下,如何服务好这几所老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伟接触到业内一家快速发展的品牌化运营的校服企业,差异化的国际制式校服风格,和围绕校园构建提案的能力模板,让王伟眼前一亮。接触下来,品牌在备货上的承担和“客户终身归属自己”的契约,成为最吸引他考虑成为品牌在当地合作伙伴的两点因素。
2014年,王伟解散了家里的工厂,留下了常年雇佣的十几位员工,向其他工人支付了遣散费,虽有不舍,但事实证明他在“面口袋”校服的衰退期做出了明智的退出决定,获得了净投资的回收最大化,并且抓住了进入新兴领域的先机。与品牌签订合作协议后,他只备了一些常规款式用于平时的零散增补订和零售,面向校园的团购产品则均由品牌分拨中心发出。
如今,自己带着30人团队专注于制式校服推广,业务规模在5年时间内实现了十几倍的增长,他所服务的40余所学校年销售额已达3500万。此外,王伟将2000平米的厂房用于出租,还拥有了一份“被动收入”。

王伟转型七年后的业务增长(单位:万元)
PART.02

在衰退期中采取“明智收割”战略
就校服产业而言:传统的“面口袋”校服产业在发展中,已呈现出市场销售量降低、产品类型减少、研究和开发费用降低、竞争者减少等下降阶段特点。企业如被倒逼转型或退出,将面临劳动力安置成本、难以避免的结构性库存成本,及与上下游的合同违约风险。传统校服企业运营者在面临转型时对自身成就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不安也成为了难以跨过的情感壁垒,应提前规划好路径,尽量降低退出壁垒。
同时,波特提出了应对衰退产业的战略选择:

图片来源:《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
人口也是造成行业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出生数据,中国人口出生数在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这意味着未来五六年内消费校服的人群将无可避免地下降。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具有品牌竞争力和雄厚资金、技术基础的大企业有更大几率在行业洗牌中生存下来。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涤纶原材料采购价在过去一年中的价格走势

棉花原材料采购价在过去一年中的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全球纺织网
PART.03

后疫情时代
避开“消耗战”陷阱,成为局部领导者是关键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国内疫情在多地出现局部反弹,市场复苏不确定性增加。
(文中王伟为化名)
来源 | ISUE校服园服展、中国服饰、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