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正加速而来,数字变革正快速推动数字经济变革。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内容单独列为一篇,并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为“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绘就宏伟蓝图,不仅彰显了国家战略层面对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将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重点和落点产生导向性影响。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持。数字经济要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工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培育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化效应,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牵引,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技术是指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低代码等数字新技术。新技术的存在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地增强产品实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与服务的一体化。
新产品是指具有广度、深度、细度等特点的数字产品,能够下沉数千个行业,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包括智能设施、互动体验、智能应用等。以数十亿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物联网数据为例,数字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灵活性和效率,还可以缩短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时间,开拓新的商机和服务。
采用商品直播、智能支付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渠道,将有助于打破原有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新业态。技术整合与产业整合的双重融合,让数字生态中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渠道,为传统渠道开辟新的发展和布局的视野。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要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应性。要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集成电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必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数字化经济是大势所趋,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基础和优势,全面推进数字工业化和工业数字化,全面部署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充分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最根本的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