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推进制造业开放合作方面,河南目前情况如何?下步如何做?
6月8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前五个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56亿元,“十四五”时期,河南将以打造全国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点,有力有序承接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布会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放合作处处长任伟军介绍,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今年1—5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56亿元,竣工达产项目211个,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2010年以来,河南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两届豫沪产业合作对接活动、两届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等系列重大产业合作活动,着力促进我省与其他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的互动互补和交流合作。
近年来,根据国际国内制造业转移新趋势。以沿海发达省市为重点,以链条式、整体式、集群式承接为主要方式,持续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闽台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以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为重点,高水平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我省企业与国际制造业在技术、品牌、人才、营销平台和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与共享,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
任伟军介绍,“十四五”时期,为推进制造业开放合作,河南将重点从4个方面发力。
一是扎实推进区域合作。重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定向合作,以构建中原一长三角经济走廊为重点,加强与沪苏浙的产业协作,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积极承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立豫粤定向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交流。重点围绕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家具等领域,建立合作机制、拓展合作空间。
二是努力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突出产业转移合作的开放性。加强与欧洲交流对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与德、英等国家的产业合作。深化与日韩产业合作。聚焦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精密机械、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等领域,加强与日韩等国家产业合作。
三是持续筹办重大开放合作活动。持续举办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世界传感器大会、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等重大活动,推动产业精准对接。
四是探索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模式。积极推动飞地经济、产业链招商等产业合作模式,探索尝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模式、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