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主角】吴江:将传统文化植入百年大杨 是传承更是创新

发布时间:2022-07-12  阅读数:10440

【主角】吴江:将传统文化植入百年大杨 是传承更是创新

图片

  “杨者木也,易为日月,太极之相。杨树五派,布泽苍茫……嗟夫!礼赞白杨,功披水木芳华,德懿四面八方!嗟夫!礼赞大杨,纵有千千阙歌,难诉无尽衷肠 !”洋洋洒洒790字的《大杨赋》,艺术再现了大杨集团从创建发展直至走向辉煌的历程,而此赋又以24米的隶书长卷呈现出来,足见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一直猜想这样的作品必出自一位须髯飘逸的白发老者之手,开口便是之乎者也。没成想,见到作者吴江的时候完全颠覆了记者的想象。从外表看,吴江更像是一位职场上打拼多年的精英管理者,干练爽朗。在氤氲的茶香中,在高山流水的意境中,我们打开话题。

在书法中寻找精神家园

用书法记录生活

  吴江喜欢书法源于小时候父亲带他看过的一次书画展览。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家乡所在的抚顺市望花区文化馆里搞了一次书画展览,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传统书法。于是,一个没有经过书法训练的小男孩开始到书店去购买书法字帖,然后照着字帖开始“画”字。渐渐地,吴江的字“画”得有模有样了。
  随着对书法研究越来越深,吴江发现,书法看似简单的黑白点线编织体,却隐藏了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思维和文明基因。书法能够给人以智慧启迪,也能展现一个人的修养风格和审美情趣。吴江最喜欢隶书。他说,隶书,起于秦,盛于汉,给人以沉雄大气的感觉。他喜欢这样的沉雄大气。
  直到现在,吴江还坚持每天至少两个多小时的书法创作。说着,吴江走到书桌前,提笔振腕,起笔回锋,圆润收敛又不失气势;行笔中锋,笔力刚劲,显得颇为厚重大气;最后收笔,先提后压,一股饱满深沉之感跃然纸上。
  吴江说,通过这么年的临摹创作,他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写好书法,首先要尊重经典,老老实实临帖,行书如二王一路的《圣教序》《兰亭序》等;隶书如《张迁碑》《石门颂》等;其次还要从书法的历史流变中找到借鉴,可以再尝试从明清而唐宋,再由唐入晋……通过不断汲取各代代表帖学大师的营养,更好地消化吸收源头的书圣书法之大道;再有,很重要的一点,书法是综合多种艺术结合的结果,比如纸墨笔砚印的契合和融合,才能写出精彩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不是赢在你的强项比如书写技巧,而是输在你的弱项,比如对纸墨笔砚印包括心情造境的忽视。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对碑、帖本身的学习研读,同时要不断地按照书法的学习规律去研习,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这是书法人尊道溯源的根本和法门。另外,书法学习,不论帖学还是碑学,都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吴江在书写中找到了一种快乐。别人用博客或者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吴江却独辟蹊径,用书法来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至今,他已经书写创作了厚厚几本《吴江诗词选》。同时他文墨相兼,笔耕不辍,近两年在国内书法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书法理论文章。有书法评论家这样介绍吴江:他的作品透射出一种沉凝的厚重,线条圆润通达,点画精致,结体和美,且苍劲有力,气度非凡,美不胜收,有滚滚风云一泻千里之势。他的老师,著名学者、书法家张本义也赞赏他后生可畏。

任职大杨

建起东北第一家服装博物馆

  吴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他却有过几年的留学经历。“其实,越是在国外穿梭于洋文化的环境中,越是怀念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代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也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几乎所有的杰出人物都爱好书法。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脉里,都流动着一份难以割舍的翰墨情缘。在国外那几年,吴江也坚持天天临帖。每到春节,他给当地华人写春联的时候,一种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回国后,吴江先后在北京、唐山等地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国企等担任过要职。但是,他最终选择留在大连。因为,他碰到了赏识他的伯乐——大杨集团的董事长李桂莲女士。在大杨,他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虽然,大杨集团是个民营企业,但是它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吴江说,来到大杨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集团筹建了东北第一家服装博物馆。“中国有据可考的人文历史有五千年之久,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亦融于华夏文明的基因之中,其中儒家文化思想由于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辐射之广、受众之多等缘故,成为对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文化。”吴江撰写的论文,把儒家文化对中国服饰迭代发展的影响诠释得独到而系统。
  于是,吴江用传统文化穿针引线巧妙地把大杨的企业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正如大杨集团服装博物馆传达给每个观众的理念一样,在用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的模式让企业掌握服装专业领域的高端技能,掌握与全球时尚同步、最前沿的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必须从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汲取精华,并不断创新,迭代发展,为中国服饰文化引领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大杨集团成立40周年的时候,吴江有感而发,洋洋洒洒创作了一首《大杨赋》。他说《大杨赋》中隐藏着大杨人最深沉的爱。他用隶书书写的24米长卷《大杨赋》蕴含着几层含义:2寓意两代企业家引领大杨发展;4寓意大杨历经40余载发展历史;而24这个数字也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日月轮回,春华秋实,衣念生起,生生不息;全篇共790个字,寓意大杨创立于1979年;10张宣纸创作,寓意十全十美;作品装裱以蓝色锦绫相衬,寓意大杨搏击蓝海市场,永立潮头;作品装裱为一幅书法长篇巨制,寓意大杨事业向着百年品牌、百年基业目标一路高歌,一帆风顺。
  如今身为大杨集团副总经理、大杨集团文化宣传部部长的吴江在大杨集团的平台上如鱼得水,他对大杨文化的独特提炼和总结得到领导和业界专家学者的赞赏,他提出的“五个大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已在落地实施。他也成为集团打造“文化大杨”的领军人物。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工作之外,吴江的学识也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的他还担任大连大学东北非遗与文化产业学院客座教授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普兰店区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大连儒学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吴江借用屈原《离骚》的诗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将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和大杨文化的传播。

(来源:大连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