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实业救国,成就羽绒界一代伟人

发布时间:2022-08-22  阅读数:15171

实业救国,成就羽绒界一代伟人

图片

丁鹏翥(1891~1958)号博生,先生是中国羽绒工业的创始人,对中国羽绒业影响深远,没有他或许就没有我们如今发达的羽绒工业。谨以此文,怀念丁鹏翥先生。


文案 | zio

编辑 | 老马

排版 | 金绒

封面来源 | 谷歌图库

跨世纪之旅


一说到湖南特产,大家脑子里是否都是如长沙臭豆腐、新晃黄牛肉、湘绣等,但今天金绒想带大家进行一个跨世纪的旅行,了解上世纪30年代的湖南特产。想象一下,当你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长沙街头上,远远地便会看到扎堆的外国友人喜笑颜开地提着一包厚厚的东西,其上面印着的是大大的两个字——“丁制”,你是否对此会感到诧异?原来,“丁制”产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美,且柔软暖和,旅行时折叠后体积小而便于携带,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欧美、日本、香港等地订单络绎不绝,其产品多次参加国际博览会并获奖,如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曾获“中国特产奖”。而“丁制三层式被褥”,与当时德国式的筒被相比,会加轻薄更保暖也更舒适。因丁制产品在国内外的声誉,多次获工商部、农商部、上海总商会的奖励。故此,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街头上扎堆的外国友人是为了能买到湖南特产——羽绒产品而高兴地喜笑颜开的。


而这享誉世界的“丁制”产品,出于中国第一家羽绒企业的创始人——丁鹏翥先生。下面,金绒将会向大家介绍这位中国羽绒的开山鼻祖,进一步了解丁鹏翥先生。


图片

 by 谷歌图库  


01

出身世家,却经历磨炼


书香世家


丁鹏翥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家族特别重视教育。在湖南衡阳市白沙洲,有这样一个时代书香之家,其先祖丁福原为湖南澧州读书人,在元末是追随朱元璋南下衡阳,累功授武德将军,其子孙乃居衡阳白沙洲,人称“白沙丁氏”,为衡阳望族。而我们的中国羽绒创始人丁鹏翥先生,于1891年诞生于这个书香世家。


丁氏家族历代注重子弟教育,培养出众多秀才、举人进士,如著名书法家丁一焯,举人丁甡、丁元正、丁一炬、丁希文,进士丁一焘、丁善庆等,皆名重时。而先生的祖父丁骅博学,曾任广西桂林府同知,著有《三礼考证》、《弈理阐微》等。其祖母是道光戊戌科进士陈源兖之女。



经历磨炼


先生虽说是书香世家的人,但早年时经历了不少磨难。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家族对先生的教育也少不了有一番重视。照理而言,先生长大成人后应该也是照着先人的脚步,走上文人、政治之路才对。但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先秦),先生在早年也是受到了上天的考验。


在一岁五个月时,父亲病逝,家庭少了父亲的这一顶梁柱,生活渐陷困顿,先生的母亲只好带着姐弟由衡阳迁居长沙,每日做针线活来挣钱。尽管生活疾苦,先生的母亲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并没有落下。五岁,由母亲亲自教读诗书。六岁后,母亲用早些年所做的针线活攒下来的钱与亲朋好友的资助,让先生得以开始学习。在公元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后,先生以优异的成绩公考入长沙修业学校,深受教师的喜爱,在日常的学习中名列前茅,在十五岁时考入长沙广益学校,十八岁奔赴杭州,在姐夫家的资助下进入浙江省第一中学学习,但后来因为家境贫困不再继续升学,但期间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在一家私立外国语学校教书的同时做着翻译投稿的工作,随后又进入了湖南成德法政专门学校继续学习。


图为湖南成德法政专门学校教义

图片

 by 360图库  


02

与羽绒相遇,制造第一台提绒机


与羽绒相遇


不忍祖国受难,探究实业救国方法,先生最终与羽绒相遇。时间飞逝,来到民国初年1918年时,丁鹏翥先生与前江西布政使邓仁堃的后代武冈邓夫人官生结婚6年,此时先生的心智已经成熟。在目睹了政局动荡,内忧外患后,当时也兴起了一波实业救国的风潮,满怀救国宏愿的丁鹏翥先生目睹现状,忧心如焚。


先生勤奋好学,相信学可济世,具有“实业救国”思想,他在一无资本,二无经验的艰难条件下,刻苦用功,成天在图书馆查阅书籍报刊杂志,希望从中受到启发,但除了“长沙自谭延闿于丙辰二次督湘起,通货膨胀,为此倾家者不少,故本省货币交易,如牛皮、猪鬃、头发、桐油、矿砂等,多属专门,已为大商所占,无从插足”,先生似乎没有别的发展念头。终于在不断地探索中,一次偶然,先生看到了《远东金融商业报》描述了“被人们摒弃的家禽羽毛经过加工拣选后,可卖给外商收购。”便下定决心开始进一步研究,后来便开始“找人弃我取未尽之利”,开始收购被别人弃用的鸡鸭毛,将其加工出口,变废为宝,踏上了当时羽绒工业这条无人问津的崎岖道路,羽绒工业也因为这份缘分得到了良好的推动。



提绒加工,获得认可


先生不断实验,不断思考,改进提绒技术,最终得到市场正向反馈。最开始丁鹏翥先生到穷乡僻壤收购鹅、鸭毛、与妻子共同试验,制成样品。样品投寄到汉口有关部门,得到外商复信认可。然后在进一步实验中将鸡鸭毛放在祠堂中两张方桌上,用手搓揉去掉杂质,选出纯毛。他描述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毛既有臭味,灰亦刺鼻。搓选时颇觉呼吸迫促频繁”。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手工操作中,他发现以手搓揉的鸡鸭毛,被风所吹动。毛中有绒,绒轻而容易飞散,用力吹动搓散的绒毛,绒毛也因轻重不同而飘动的远近不同,这一发现,使丁鹏翥产生了将粗毛和绒分开,以绒作原料的念头。他将用口吹手搓而分开的毛、绒,按粗细分等包装。寄往汉口试探销路,并迅速得到外商的回信认可。外商要求剔净灰杂粗翅,留下洁净轻盈之绒毛,才符合外贸出口商品要求。样品寄到汉口,其绒与毛分离的优质绒毛产品很快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订单接二连三地送至。



中国第一台提绒机诞生


因人工提绒伤身废时,先生寻找解决方法,最终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提绒机。如同小山一样的订单的到来并没有让丁鹏翥先生冲昏了头脑,他想的是:人力选绒,费时费力,产量有限,质量难保。同时,在手工操作过程中,工人呼吸进出,毛中灰尘杂质及异味刺鼻,非常容易导致疾病。这对工人、挑绒的效果都不好,但若能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即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不会伤害到工人的身心健康,但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类机器设备,在工业发达的欧美也属罕见。丁鹏翥以一腔实业救国的热情,克服没有技术资料和资金缺乏等困难,从1918这年3月起反复设计,反复试验,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机器装了又拆,拆了再装,经过半年的艰难实践,终于试制成功第一部铁木结构的提绒机。接着,又制成第一部展羽车及煮洗和烘绒设备,为羽绒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基础。


年冬,丁鹏翥先生将他制造的机器图样模型和说明书按照《暂行工艺品奖章条例》的规定一并寄往北京农商部,请求审查。次年3月,农商以296号批函请他赴京稍加改进后再行复审。4月,查所制羽绒机器给出答复是:此次改良各点尚合实用,应准按照暂行工艺品奖章,给予专利五年,以示鼓励。填发奖励执照一纸,仰即具领。审查报告书,抄给阅看,合行批示,遵照此批。”改进后的机器经农商部审核合格,按照《暂行工艺品奖章条例》给予专利5年,并颁赠发明奖章。


9月27日,湖南省政府公报正式公布这一消息。先生因获得历史第一本湘省获专利证书而名声大气。由于有了羽绒机器,羽绒制品的产量、质量迅速提高,羽绒生货出口亦大为发展,中国羽绒工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与此同时,丁鹏翥先生在羽绒被褥制作工艺方面也多有发明创造,如1920年发明的横行衣胆和筛绒方法,均有许多独到之处,横行衣胆、被褥成为后世横行羽绒制品的发端,至今不衰。


图记录了当时人们用鸡毛鸭毛换糖给童孩吃

图片

 by 360图库  


03

与华新羽绒公司度过的风雨


我国第一家羽绒企业诞生


我国首家羽绒企业——华新羽绒公司的成立,象征着我国羽绒行业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1920年,在自行发明与制造羽绒机械成功后,为了能进一步实现实业救国的愿望,丁鹏翥先生便开始着手于筹办工厂。办了筹集资金,从不愿求人的他不得不求助于亲友,经多方努力,终于筹备好足够的资金,租借长沙贫民工厂(今定王台附近)做厂址,创办起我国首家羽绒企业——华新羽绒公司。华新羽绒公司的建立,是我国羽绒行业的里程碑,从此以后中国的羽绒将会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具有划时代意义。



起步困难,遭受磨炼


丁鹏翥先生并不是在创立华新羽绒公司后就马上一飞冲天的,期间经历了许多困难。华新羽绒公司聘请部分原贫民工厂的工人,安排两名管理人员(其中一名是其妻子),自己也每天在厂指挥生产。依靠3人的连轴转,很难持久支撑。他也需要大资本的投入,机器的研制和工厂的创办,几乎用尽了丁家的全部家资。这时全家生活已经只能靠典卖来维持。后来,丁鹏翥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写道:有一次吃午饭,湿鸭毛中的毛蛆从楼板缝中掉人仅有的一碗菜中,不吃别无办法,母亲夹出毛蛆,开着玩笑说:“此亦生物,药有僵蚕,菜有龙凤,不足怪也”。生活的贫困,创业的艰难,并没有动摇丁鹏意强国富民的信念和执着的事业心。


在艰难的起步后,再一次收购中丁鹏翥先生偶然认识了李卓先生,李卓先生是当时一个鸡鸭农场主的女婿,也是生意人。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丁鹏翥任董事长兼总技师,负责技术研发,李卓则提供场地和原材料。这为华新羽绒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资本,从而继续维持工厂,发展此后的一番作为。



高速发展,不断扩建


如果说李卓先生的加入是一注强心剂,那么其产品的畅销则是一注强有力的稳定剂。在华新羽绒公司制作了第一批印有“丁”字商标的羽绒制品,以华新羽绒公司的名义登报出售,获得畅销。随之采用算绒法制作羽绒被,并发明横行衣胆及筛绒方法。次年,在宝庆、常德等地设点收购原毛,在汉口设分庄销售鸭绒被,企业效益因此日益提高。1921年,又招股组建华新羽绒股份公司,并在1922年扩充完成,公司股本2万元,丁鹏翥认股0.48万元。为了使华新能够培养人才,发展羽绒工业,丁鹏翥没有将羽绒机器发明人和专利作为人股资本,自动取消了自己应得的报酬,公司搬迁到怡长街广东会馆。此时,产品远销国内外,利润颇丰,所获利润又用来扩大再生产,长沙华新羽绒公司也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知名企业。



不断进步,驰名中外


尽管提绒机带来了很多利益,但是丁鹏翥先生始终严格要求,追求更高质量的羽绒,其认为无论是机械还是羽绒产品,都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1924年,先生将羽绒机器改良,6月16日再度获农商部授予的专利5年;同时对羽绒制品进行改造,设计制成三层式鸭绒被,同时他总结羽绒工业的著作《整理中国羽绒贸易商榷书》亦发表于《湖南实业杂志》新四十五册上。他在文中提倡中国要发掘工商业未尽之资源,促进民族工商业尽快发展,并希望羽绒工业能在全国普及。


1927年,他再次对羽绒机器进行技术改造,获得专利5年。同时,对三层式羽绒被和横行衣胆制作方法的改良,也获得专利5年。由于坚持不懈的技术改进,华新生产的丁制产品具有质量优、出绒快、效率高、品种多、产量高等特点、尤其以选料严格、制作精良、御寒力强、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主要品种有被褥、枕垫、车垫、衣、裤、背心等。


1932年湖南国货馆开业时,丁记鸭绒制品陈列在醒目的柜台,一只羽绒枕头漂浮在一盆清水中,枕上载着一个个瓷娃娃,霓虹灯映出“可以浮水”四个大字,特别引人注目。抗日战争爆发前,丁记羽绒制品经上海大世界分庄远销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在历次各种博览会上,先后获奖30余次,其中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中国特产奖”(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记录于1986年6月《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上王和政所撰写的《鸭绒被创始人丁鹏翥》一文中)。十余年间,丁制羽绒制品驰名中外,为中国人民赢得荣誉。期间,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羽绒产品没了踪影,其缘由是当时我国的“丁制”羽绒产品质量更高,人们也更愿意花钱支持本土的实业家。期间,欧、美羽绒制品在中国市场中不复再有出现了。这是中国国产战胜外国产品的第一例。



大受打击,淡出历史舞台


1937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中日战争的爆发,使得我国海岸线被封锁,羽绒出口迫不得已停止,这对华新羽绒公司发展产生了重大打击。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丁鹏翥的事业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已蒸蒸日上。抗战前,因产品销路好,利润颇丰,先生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长沙南门外购置两大块地皮,拟建新厂房,苦因战争爆发,他的愿望亦随之云散。1946年,先生又将提绒车进行改良,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出绒快、出绒种类多、碎绒减产量增加的效果。抗战胜利后,丁鹏翥先生将主要精力用于恢复再生产,故新厂房一直未及建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生主动放弃股息,将其在长沙中山路的厂房一栋及设备折资18万余元,全部投入华新的羽绒公司,交归政府作为国营试点,长沙华新羽绒公司经公私合营改造,与外厂合并成立湖南鸭绒厂,华新羽绒公司永远淡出历史舞台。


图片

 by 360图库  


04

回顾与怀念丁鹏翥先生


丁鹏翥先生的另一面


正所谓人有两面,但这里要说的还是丁鹏翥先生好的另一方面。除了羽绒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先生还在合作建设当时人人都知道“丁制”的羽绒产品质量好,名气大,而丁鹏翥先生除了是我国羽绒的创始人、推动人外,他还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大善之心,帮助了更多的人脱离贫苦的生活,对我国的合作建设以及教育事业起一定积极作用,在此金绒简略地带着大家了解一下丁鹏翥先生的另一面。


19世纪上半叶发端于英国的合作运动传入中国,全国各个地方看到了合作运动的优点,竞相开展此运动,而丁鹏翥先生则是湖南合作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先生编印《湖南合作》月刊,举办合作实施人员训练班,编撰合作讲习课本等,对湖南合作运动贡献甚大。其主要成就为创办长沙群益合作社和湖南省合作协会、创办合作刊物,宣传合作思想、创办合作教育事业,参与创办了《群益合作月刊》、《湖南合作》、《合作运动》,编写了《合作指导》、《合作实施新法》、《生产合作》、《合作概要》等著作。其过程让他劳累过度,导致终夜失眠,精力难支,不能阅写才休息下来。待短暂的休息过后,先生立刻又带工作人员下县策动办合作社和讲习班之事,后被聘湖南大学为湖大教授,讲授多门合作理论必修课。



传承羽绒创始人美好的精神品格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丁鹏翥先生的成功绝非偶然,其美好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羽绒人继续传承下来。


热烈的爱国精神让先生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20世纪初,张謇极力宣扬实业救国论,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对于储金救国之感言》)。满怀救国宏愿的丁鹏翥先生目睹了国家内忧外患,处于危难之中,又听闻当时的实业救国论之后,心里便种下了实业救国的种子,创建了华新羽绒公司。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主动放弃公司股息,交归政府作为国营试点,长沙华新羽绒公司经公私合营改造,与外厂合并成立湖南鸭绒厂。


敢于实践的精神让先生与羽绒相遇。在查阅众多资料之后,先生发现了被人们遗弃的鸡毛鸭毛可以变废为宝。便下定决心开始进一步研究,后来便开始收购被别人弃用的鸡鸭毛,将其加工出口,卖给外商,至此先生与羽绒相遇,羽绒工业也因为这份相遇获得良好的发展。


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先生制造出提绒机、湖南特产。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人,可以说,都是创新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他们靠智慧、靠特色、靠创新、靠点子,开拓出了事业上的一片广阔天地,被人们所赞颂,所称道。而丁鹏翥先生就是一个有敢于创新精神的人,在发现毛与绒分开可以提高质量后便努力发挥创新精神,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提绒机;又在借鉴了国外羽绒被之后发明了更便捷、保暖的三层式羽绒被,从而使“丁制”产品名誉海外。


懂得感恩的精神让先生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得以长久的发展。先生的妻子邓夫人虽名门闺秀,尽管生活艰苦,但也从无半句怨言,默默地在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创业,在华新羽绒公司负责管理的。且无论是对待先生的母亲还是子女,都会非常地关爱。先生曾沉痛回忆道:“(夫人)来归十四年,备尝艰辛,无一次交谪之声,为文哭之。”又说:“(创业)此中艰苦,只余与邓夫人共知之。”可见先生的重情重义;在公司的产品远销内外,业绩一大片看好后,在华新羽绒公司内设立药柜,贫者用药均低价或免费供应,每年支出银元达千元以上,深得市民赞誉;先生还热心教育事业,尽己所能捐资各类学校,他本人也任多所学校校董。资助贫苦青年求学成才得人,家中佣人或工人子女也常得其资助。先生总会尽自己所能去回报社会以及身边的人,可谓是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远大抱负之人。



对先生的怀念


作为后人,我们回望丁鹏翥先生的一生,会发现这个羽绒界的伟人一般的存在值得我们的怀念与铭记。他心怀祖国,目睹国家内忧外患后毅然决定实业兴国;他试制出世界第一台铁木结构的提绒车以及洗毛、消毒、烘烤等设备,中国羽绒工业至此开始发展;他是湖南省发明机器受奖者第一人;他创建的中国第一家羽绒企业一一长沙市华新羽绒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远销香港、日本、英国,在国际上获奖无数;他先后撰写整理《中国羽绒贸易业商榷书》、《羽绒提制法》等20余本专著,对中国羽绒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即使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前,他还在病床上补充修改《中国羽绒工业》,给中国现代工业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主动放弃公司的所有股权,将公司交归政府作为国营试点,长沙华新羽绒公司经公私合营改造,与外厂合并成立湖南鸭绒厂。他创办了湖南合作事业,对湘省合作事业的初创及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如此,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且总是乐于助人。


“他从捡鸭毛起家,相当于收废品的,一步一步发展起来。每个人的时代背景不同,我觉得在他那个年代,他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说起祖父当年的事迹,丁文很是佩服。他将祖父的手稿日记复印20份,发给自己的兄弟姐妹及后辈,也希望他们不忘祖辈的那段历史。


曾与丁鹏翥共事的王和政曾在《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上发表《鸭绒被创始人丁鹏翥》文章。他在文章中记载:“丁先生很亲切地对我说人生的旅程,就像一张白纸,只要在这张白纸之上,涂下无愧于后代子孙的色彩和内容,就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历史似亦有这样一条规律,每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往往就会出现一批仁人志士,振奋而起,自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不断探索追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金绒认为丁鹏翥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个爱国、有担当、有抱负、乐善好施的人。


谨以此文,表达金绒对丁鹏翥先生的敬佩与怀念。

图片

 by 谷歌图库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6664605-6878433.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wt_hGZzdr72cIxJleAcrjg

3.https:mp.weixin.qq.com/s/_hWcCDodcFCpjj80Qrfoaw

4.https://baike.so.com/doc/549513-581707.html

5.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dingpeng.html 

6.https://www.hunantoday.cn 

7.news.sina.com.cn/o/2014-01-26/033929346173.shtml 

8.news.sina.com.cn/o/2010-0312/093017206851s.shtml 

9.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7FBD7ED2523654C1/ 

10.news.sina.com.cn/o/2015-0120/082431420381.shtml

文章来源:金绒golddown

文章来源:金绒golddown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