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顿蕾丝诞生于16世纪的英国东德文郡,随后逐步演变为刺绣、雕花和针绣等不同的形式。人们对这种漂亮蕾丝的需求非常旺盛,当查理国王开始用霍尼顿蕾丝装饰王袍之后,整个宫廷争相效仿。因为得到王室的垂青,霍尼顿蕾丝成为时尚的象征物,自16世纪开始就推出了一系列蕾丝图案的书籍,供普通人模仿。
最初的霍尼顿蕾丝非常细小,制作时需要依靠一个团队的力量,单个的蕾丝编织会先编织出花朵或者其他灵感来源于自然的图案,然后,这些名为“Sprig”(意为枝叶)的小散片会被缝制成一个整体。
编织霍尼顿蕾丝的英国少妇。
制作霍尼顿蕾丝的线轴尤为纤长,这是使它区别于其它蕾丝的主要原因。蕾丝制造者先在羊皮纸上设计出花样,用针将其固定在蕾丝垫枕(一块圆形的塞满燕麦麦秆或锯末的小枕头,用做编织蕾丝的底盘),然后开始用线绕出线股和图案,时间一长,连编织者自己都觉得乏味,就开始尝试编织叶片和花朵图案。编织者们用针将华美图案与网状底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片完整的霍尼顿蕾丝。
霍尼顿蕾丝
制作霍尼顿蕾丝的棒槌十分钎长,编制出的图案千变万化,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灵感。
这些精心制作的蕾丝杰作通常被镶在手帕、衣领、裙角边缘,或者制成婚纱、披肩、桌布或床单。那时,就如同现在一样,如果你负担得起高额费用,你就可以定制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高级霍尼顿蕾丝。
虽然这种蕾丝被称作霍尼顿蕾丝,但实际上,它都出产自霍尼顿附近的小村庄里。人们将制作好的蕾丝成品拿到霍尼顿的公共马车车站集中贩售,布料商们从那里挑选心仪的蕾丝面料,直接输送到伦敦的豪华布料商店和高级时装屋里。其中最知名的是布兰斯科姆制造的蕾丝。它受欢迎的原因是,大部分的霍尼顿蕾丝都是棒槌针织蕾丝,而布兰斯科姆蕾丝是采用针绣的方式制成的,制作传统的布兰斯科姆蕾丝需要使用14种不同的阵,锁边则采用了独特的小环饰边法,而且制作这种蕾丝的速度要比棒槌针织蕾丝快的多。
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就是用霍尼顿蕾丝制作而成的。
让霍尼顿蕾丝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举成名的是1840年2月10日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王子的婚礼。当年维多利亚女王下嫁阿尔伯特,所穿的正是由霍尼顿蕾丝所制成的礼服,女王的头纱用的是最奢华的布鲁塞尔蕾丝,至于白色礼服,女王本人坚持都选用产自英国本土的霍尼顿蕾丝来制作。当时英国最大的蕾丝工厂的主人简·比德妮接到女王的订单,女王的使者暗示她珍惜这次宣传本土蕾丝的机会。为此,比德妮雇佣了200名女工,在婚礼前一年的3月至11月的8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这件举世闻名的婚纱。事实上,这场世纪婚礼的确大大提升了英国蕾丝的知名度。
碧翠丝公主身着维多利亚女王御赐的霍尼顿蕾丝礼服出嫁。
婚礼之后,女王对霍尼顿蕾丝的好感有增无减,她的第一个孩子长公主维姬在1841年接受洗礼时所穿的教袍,也是用霍尼顿蕾丝制作而成的。这件长袍随后成为了英国王室婴儿洗礼的专用教袍,直到它被穿到不能再穿才光荣退休。英国王室对霍尼顿蕾丝始终有种独特的情结,每到特殊庆典,都会定制这种蕾丝来装点礼服。1981年戴安娜王妃出嫁时所穿的婚纱,也运用了部分霍尼顿蕾丝来做装饰。
有数据显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有半数以上的东德文郡人从事蕾丝制造业。可惜的是,就像其他手工织物一样,霍尼顿蕾丝也从未能逃过被机器织物打击的命运,如今只有在蕾丝培训班或是大牌服装秀场才能看得到它们的身影。现在,在霍尼顿的万圣节博物馆(Allhallows Museum)中常年有霍尼顿蕾丝古董蕾丝的展览,如果你对霍尼顿蕾丝感兴趣,不妨到那里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