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集群概况
青山湖区针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集约、从集约到集群,已成为全国第四大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青山湖区是中国针织服装名城”,是全省唯一的“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纺织产业试点单位”,被评为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区现有针织服装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37家,占全市纺织类规上工业企业数的70%,年产各类针织服装20亿件,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值达500亿元。
02
集群发展亮点
近年来,青山湖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数字化为抓手,打出数字赋能“组合拳”,加速现代针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打造“新优势”。引领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已基本形成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平台销售、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
政策“扶”,推进“数字+制造”升级 立足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力度,加快数字化制造的应用。一方面,出台专门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推动青山湖区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等重要文件,并推动市级层面出台《关于推动现代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就现代针纺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引导和鼓励企业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推动“青山湖制造”向“青山湖智造”蝶变升级。另一方面,给予专项补贴,多方筹集资金,对针纺企业在智能化设备采购、“5G+智慧工厂”建设等方面,分别给予了20%、30%的资金补贴,引导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建设5G工厂。目前,全区推广应用针纺智能设备上万余套,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应用率达到60%以上,并率先建设了华兴针织、众拓制衣等4家“5G+智慧工厂”,针纺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人员成本节省超30%,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链条“补”,推动“数字+研发”融合 着眼于提升品牌度、提高附加值,通过实施链条补齐和品牌建设两大工程,推动数字化研发融合。一方面,实施链条补齐工程,先后打造了中国(江西)青山湖纺织服装综合服务中心、国家纺织面料馆,引进专业检测机构——江西中纺联检,配套建设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通宝产业园等一批关联性综合平台,完善产品检测、面辅料采购、仓储物流、培训会展等配套优质服务,进一步加速产业集群化、全链条发展。另一方面,实施品牌建设工程,2020年,成功注册了“青山湖针纺”这个全省首个纺织类区域品牌,鼓励支持企业自创品牌,并通过央视媒体、产业大会、时尚秀、行业协会等活动方式,讲好青山湖针纺故事、打造青山湖针纺产业IP。目前,“青山湖针纺”入选2022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华兴针织、康业制衣两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企业。
平台“助”,推开“数字+模式”营销 致力于改变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畅通产品销路,通过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推广数字化营销的新模式。一方面,以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建设了全省最大的江西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引进了百余家跨境电商企业,签约希音供应链订单,形成“跨境电商+针织服装”的外贸模式,进一步巩固订单承接和外销市场。另一方面,以直播电商打开国内市场,抢抓“后疫情时代”发展先机,率先打造全省最大的江西流量产业基地,深化同字节跳动、淘宝、抖音、头条等头部企业合作,引进了字节跳动直播生态园、太酷阿里巴巴国际站等龙头企业,通过举办青山湖区“织播节”系列线上活动,支持和引导针纺企业“触网上云”,开通网上商城、开展线上直播,打通线上营销的通道,形成“直播电商+针织服装”的线上销售模式。目前,全区网络零售总额位居全省前列,现代针纺产业的外贸出口占比下降了20%。
03
下一步工作举措
理清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 引导企业加强数字化改造,用足用好南昌市《关于推动现代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重点突出“数字赋能”针纺,解决企业主动转型的积极性。通过政策宣讲,带领区内企业走出去,行业特色企业引进来的办法,进行示范引领,企业受益,全面提高企业转型才是出路、数字才是活路的认知。
打造数字化标杆企业,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华兴和众拓等5G+企业的先行示范效应,梳理《青山湖区针纺产业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库》,全力做好企业的培育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开展工业互联网培训活动,学习借鉴外地先行企业的运作模式,大力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服装装备的应用,支持企业应用智能吊挂系统、柔性整烫系统、立体仓库等智能化设备,打造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鼓励企业上云,实现生产高效数字化管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 工业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服务型”制造。
加快推动双循环,品牌培育持续发力 紧盯服装行业需求个性化、产品风格化、渠道扁平化和多元化、流量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抢抓“流量经济”先机,赋能传统产业,一方面开拓内贸,引进拥有多年国内线上实操销售经验的品牌营运管理公司,用好青山湖区域品牌,讲好青山湖针纺故事,补齐品牌推广短板。另一方面搭平台建基地,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江西芒果电商物流产业园、好吖好电商产业园等平台,以及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园等载体,构建“互联网+外贸”模式承接订单。
实现创新赋能,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着力破解企业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广印染全流程智能化、印染清洁化、3D印染技术等纺织新技术,加快5G、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在针纺行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工厂。另一方面,探索模式创新,推动产品个性化定制与批量化生产有机融合,推行前店后厂模式,建设工厂店、体验店,打造卫星工厂和观光生产企业。
大力挖掘资源引进项目,完善产业链条 一方面,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围绕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等产业链薄弱环节,聚焦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发达地区,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本土企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同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人才新政的作用,关心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引进一批既懂数字技术又精通业务的数字化复合型人才。
供稿单位:南昌市青山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编辑/王昕彤
校对/赵婷婷
审核/ 张海燕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