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纺织行业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纺织行业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整个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国家大局、人民幸福,是我们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
11月29日,以“开启新征程,洞见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纺织循环经济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上,来自国家部委、中国纺联、NGO组织的相关领导和嘉宾,以及行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品牌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解析循环经济政策,分享创新实践经验,探讨纺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新模式,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 北京代表处主办。
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循环经济发展开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致辞时表示,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行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中国纺织行业正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印染等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成效、废旧纤维循环再利用规模稳步提升,对全球纺织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他指出,为主动探寻发展路径、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纺联已发布《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对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给出了中国方案。今后,中国纺联将着力从推动园区循环化发展,实施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扩大绿色纤维供给能力,完善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五个方面着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董事执行官、国际机构与政府事务负责人乔斯·布莱里奥特以视频的形式致辞时首先对与中国纺联多年以来的友好合作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出口国,欧盟在服装进口总量方面位居全球榜首,双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是延长产品耐久性和保留最大价值,以此来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还包括在生产过程的设计之初就采取对自然和气候方面的积极考量,这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尤为重要。当前,中国和欧盟所展现出的实力和雄心意味着,通过携手共创,双方可在全球层面引发出举足轻重的变革。相信此次对话一定是成功和务实的,能激发更多行业解决方案的诞生。他强调,循环经济可以帮助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三重危机,纺织服装行业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
探索新模式
协同共建绿色发展新生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涉及的五个方面都涵盖着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可以说,绿色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绿色转型,重点要做好全面绿色转型;全面资源节约战略;环境的系统化的治理;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持续性提升以及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他指出,纺织行业是传统行业,也是现代化产业、永久行业。以绿色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好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进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为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他提出八点建议:一是系统化做好绿色转型;二是加快数字转型;三是标准引领;四是创新驱动;五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六是合作共赢;七是加强行业自律;八是加强国际合作。
“今后,纺织行业循环发展的创新重点,就是要对标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七项行动,来加快推动纺织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高质量发展。”程晧以《中国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创新驱动》为题,从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纺织产业循环发展创新重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结合《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详细就规划中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绿色纤维发展目标,再生循环发展重点任务、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工程、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重点工程,以及构建纺织产业链资源循环体用体系进行了说明。他强调,“双碳”背景下,纺织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开始进行纺织品回收、可持续材料使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等,助推行业循环发展。
中国纺联环资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主任王琳以《旧衣零抛弃 中国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路径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在一系列国家和行业协会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下,纺织行业已初步形成以互联网+绿色纤维、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再利用体系为一体的纺织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纺织行业废纺资源循环利用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引领下,零废弃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资源,将废旧资源的浪费降到最少。零废弃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计划,需要全行业、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会上,她还以牛仔服装行业循环经济体系以及酒店废旧布草循环再生试点项目为例,详细就废旧纺织品循环模式设计和路径进行了分享。她表示,今后环资委将携手更多资源,以典型为引领,进一步推行绿色设计理念、宣传绿色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话与交流:
责任共建 携手开启新征程
围绕“国际机构的循环经济实践”这一话题,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循环时尚、国际机构与政府事务高级政策官员瓦莱丽·博伊滕、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任文伟、SGS风险管滕理解决中心中国区总经理岳庆松分别结合各自工作领域进行了实践分享和经验交流。
“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协议的核心,实现气候变化与减碳目标,需要在生产、使用及循环再利用产品的方式上进行更广泛的改革。”瓦莱丽·博伊滕结合大量案例,就循环经济概念的核心原则和策略、欧盟针对纺织行业制定的最新循环经济政策以及基金会的一些重点工作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当下时尚产业是线性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为了“减少排放”和“降低环境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是最有效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循环经济应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并遵循消除废弃物和污染、循环产品和材料及促进自然再生三大原则。为达成更多共识,2021年基金会发布了“循环经济政策目标”的框架,并制定了五大目标。她指出,EPR作为一项影响所有负责任的生产商的强制性法规,是改善消费后纺织品再循环现状的重要政策解决方案。

相信在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持续推动下,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一定会进一步加强政府、协会、相关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品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凝聚更多共识,不断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