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新技术推动产业迈向“高智绿”!长丝织造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碰撞智慧火花

发布时间:2024-04-01  阅读数:22167

新技术推动产业迈向“高智绿”!长丝织造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碰撞智慧火花




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和海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近日在江苏海安举行。


图片

会议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代表围绕当前行业发展形势,聚焦长丝织造产业发展路径,就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图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副会长端小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行业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行业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略定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业态融合,开拓细分领域市场,走稳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三是要聚焦AI背景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扎实推进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图片


“截至 2023年末,我国长丝织造行业织机总规模已达92.7 万台,其中喷水织机85.5 万台,同比增长11%;长丝织物总产量为631 亿米,同比增长6.1%。”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表示,2023年长丝织造行业抵御住各种风险压力,产量稳步增长,效益持续改善,外贸市场承压前行,内销市场总景气程度同比上升,行业总体运行稳中有进。2024年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


近年来长丝织造行业在技术创新与绿色生产方面成绩显著。王加毅指出,一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二是新技术推动产业迈向“高智绿”,国产喷水织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织前准备自动化设备得到普及,智能化软件系统广泛应用;三是绿色生产质量稳中改善,多地区实现污水零排放,行业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王加毅表示,要加速发展长丝织造产业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他具体提出四个要点:一是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二是走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四是要以现代化企业管理打通新质生产力堵点。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指出,当前,“四个面向”指明了纺织产业科技创新的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他从纺织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纤维原料的种类及分类、纺织纤维材料的特点等角度,结合长丝织造产业生产特点进行讲解,介绍了长丝织造与莱赛尔纤维,聚乳酸纤维,功能性抗菌纤维、抗紫外纤维、吸湿排汗纤维、发热纤维、吸水纤维、抗电磁辐射纤维、阻燃纤维、热防护纤维的优势结合生产的发展趋势。他提出,未来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应是多学科融合的。


徐卫林还对人造器官、防护类医用纺织品、敷料类生物医用纺织品、大出血止血敷料走向临床等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特性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同时展望了智能穿戴纺织品及其在军事领域、运动领域、医疗保健的应用前景。


图片


中国纺联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郭宏钧对专精特新在纺织行业推广的必要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纺织行业开展专精特新推广工作的情况进行介绍。他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专精特新的发展行列中来,让企业发展更具创新力和创造力,为打造中国纺织产业的未来贡献势不可挡的专精特新力量。


此外,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沈滨对纺织服装企业ESG绩效评估体系解读及案例进行分享;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负责人王强华以“专利申请与保护——专利奖视角观专利”为题进行分享;深圳市立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经理胡英围绕精益管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主题展开分享;浙江引春机械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朱建春对企业喷水织机技术的创新改造成果进行了介绍;江苏永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婷介绍了高性能综丝的产品创新点和特性。


图片


会后,与会代表集体参观了常安纺织园展示馆和弘盛新材料纺丝车间、研发中心。常安纺织园以“智造和环保”为主题,向代表们展示了常安纺织科技发展历程及纺织科技在园区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展望。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形成“聚合(锦纶切片)—纺丝(工业丝、民用丝)—织造(产业用纺织品)”及“聚合(锦纶切片)—改性(功能粒子)”全产业链。代表们在参观中实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力量。


据介绍,锦纶新材料产业是海安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之一,共建成高新区时尚锦纶产业园、开发区常安纺织园、墩头镇化纤产业园等三大锦纶产业集聚区,拥有锦纶新材料企业200多家。未来,海安高新区锦纶产业将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品牌建设、优化布局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海安区将从要素、资金、招商、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为此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