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切实提升羊绒产业关键环节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和优化升级,既是全行业抵御产业链风险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产业发展潜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注入持续动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支撑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持续增强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羊绒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探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及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方向,7月18日,作为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主办,以“智绒共链、聚势同升”为主题的2025中国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同期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常委、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慧春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中国纺联及行业有关政府部门,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外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出席了本次活动。

大会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焱主持。
领导致辞
数智赋能共建羊绒产业新质未来

“立足新节点,把握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羊绒产业有望以全球视野、技术革命、文化深度突破困局,转化为可持续全球竞争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致辞时表示,我国毛纺织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优势再造的机遇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更是产业持续焕发生机活力、赢得未来竞争的不二法门。审视当下,“科技、时尚、绿色、健康”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价格、质量、可持续、可追溯”是消费市场的要求。
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与管理升级提效,增强产品设计与文化附加值,实现从生产优势到品牌溢价;二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开拓新兴市场,兼顾成本、风险、文化与技术,应对贸易摩擦;三要重视“可追溯”,构建供应链透明机制,打造碳足迹平台,推动标准互认。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常委、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慧春致辞时表示,东胜雄踞黄河“几”字湾,横卧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地处呼包鄂榆城市群核心,是羊绒产业发展的集聚地。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胜区以“三区四城”建设为抓手,以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为目标,全面振兴羊绒羊毛产业。
她指出,如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绿色、智能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面对新形势,东胜区羊绒产业将积极顺应潮流,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一方面,推动绿色生产,从牧场生态保护到生产加工环节节能减排,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引入先进纺织机器人、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行业交流,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我国山羊绒原料及羊绒产业制造能力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面对复杂的全球贸易竞争环境,推进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依靠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致辞时表示,中毛协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服务平台,近年来,将原料的检测技术作为抓手,通过组织绒毛纤维比对试验,促进检测人员能力的提高,通过推广数字化、智能化、AI技术、基因技术等检测新技术等,提高行业的检测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院士把脉
源头把控检测赋能羊绒品质提升

“当前纺织产业正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羊绒羊毛作为重要原料,其技术创新尤为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以《羊绒羊毛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为题,从可持续发展赋能纺织产业、羊绒羊毛染色方法现状、生态环保型羊毛染色技术、羊绒羊毛技术未来发展四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羊毛染色技术历经从天然矿物染色到合成染料的演进,目前面临高温耗时、能耗高、纤维损伤等问题。为此,生态环保型技术成为突破方向:天然染料方面,利用植物废料及苦楝皮等实现环保染色并赋予功能性;微生物染料如黑玫瑰篮状菌色素,色牢度可达四级以上;非水/少水介质技术,采用超临界CO₂染色固色率达到100%,乙醇/水体系上染率高且降低纤维损伤。
他指出,未来,羊绒羊毛技术创新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环保化,微生物、生物酶、等离子体等技术减少污染,废弃羊毛回收再利用成为重点;二是高效化,数字喷墨印花结合AI优化染料配方、控制工艺,提升效率;三是功能化与多元化,智能变色面料实现环境检测等功能,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提升文化价值,推动这些技术发展,将助力羊绒羊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专家分享
协同创新共建绿色羊绒新生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轻工与纺织产业研究室副主任于娟以《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对毛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进行了分享。她介绍,目前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已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新形势下,美国的关税政策将是影响2025年全球贸易的重要因素。此外,欧盟构建以“绿色门槛”为由的新型贸易壁垒以及地缘政治等,都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对此,企业要注重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她建议,企业在通过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还要不断寻找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处理好与贸易伙伴关系。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内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业技术处处长苏雅介绍内蒙古羊绒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当前,内蒙古羊绒产业凭借资源、区位、规模、种源、品质、品牌、产业七大优势,加之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推动规模化养殖、建立优质优价体制、产业园区建设、羊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五大举措,正持续夯实全球羊绒产业核心产区地位,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未来,内蒙古羊绒产业将围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动绒毛产业一体化发展、着力强化对外贸易往来、促进绒毛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四大思路,全力推动羊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以《由美至善以善致远: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题就企业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分享。他介绍,鄂尔多斯秉持尊重自然、关爱社群的理念,从三个阶段有力推进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鄂尔多斯行动纲领围绕供应链、品牌和员工三个维度,从草原维护、现代牧场建设等八个方面展开,打造“负责任羊绒”。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正重点推进鄂尔多斯源牧场、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可持续消费实践三个核心项目,同时还将继续携手全球伙伴一起行动,共同推动。

国际羊绒与驼绒制造商协会(CCMI)亚洲区代表伊藤俊二(Shawo Ito)以《构建羊绒产业可持续与有韧性的未来》为题进行了分享。他首先对中国羊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毛纺所做的创新服务点赞。他表示,鄂尔多斯作为全球羊绒产业的中心,正在定义和引领着羊绒产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他指出,当前,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阻力,面对这些挑战,真正的行业领袖正脱颖而出,现在正是企业专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危机转换为商机,引领未来的最好契机。他希望全球羊绒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构建更具产业安全和发展韧性的产业链。

英国利兹大学教授毛宁涛详细就可持续性发展的法律要求对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多国已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适应这个趋势,技术创新成为转型关键支撑。行业正加速研发可再生生物基材料、可生物降解合成纤维,推广无水染色、数码印花等清洁加工技术,以及高效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等。此外,产品数字护照(DPP)制度逐步推进。产品环境足迹法(PEFCR)也为行业设立新标杆。他表示,系列法律与技术举措将推动纺织业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为实现气候中和与循环经济目标注入动力。

东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革以《纺织产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介绍,当前,纺织生产正迈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包含多层次架构与关键技术模块,未来将呈现云边端协同、绿色智能制造等趋势。纺织机器人分专用及通用加末端执行器两类,广泛应用于多个生产工序。虽然我国纺织智能制造发展迅速,但也面临成本、技术、人才等挑战。他建议通过研发机器人、推动工序集成、分级建智能工厂、提供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及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路径推进发展。
报告发布
“十四五”羊绒产业碳排放成效显著

“未来行业‘双碳’工作的重点将不是总量控制,而是在进一步减碳降碳的同时,摸索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丹就“十四五”羊绒产业碳排放研究报告情况进行了分享。她介绍,该报告旨在掌握“十四五”毛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与实现“双碳”目标所处阶段,为“十五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其中共有36家行业企业参与,覆盖我国主要工序和产品,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目前研究报告已于2025年6月发布。
她介绍,“十四五”期间,以环保降碳为目标的毛纺织技术和工艺不断优化升级、拓展应用,有力推动了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企业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光伏发电比例不断扩大;随着数字化装备升级和系统软件的配备,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引入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和能源管理手段,能源使用效率得到提升,降碳步伐加快迈进。今后,毛纺织行业规模和产量将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加之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行业碳排放总量将会持续减少。
针对“十五五”绿色可持续发展,报告建议:一深化标准体系构建,完善产品碳足迹、碳减排项目、零碳工厂等评价标准体系;二广泛开展毛纺织碳足迹核算研究,拓展毛纺织供应链、产业链层面合作,深入细分领域、毛纺新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研究,构建全产业链碳核算数据库;三拓展跨领域合作,加快负碳技术在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四以科技赋能,以数字化装备、智能工厂等为技术依托,利用算法优化产品工艺与技术路线,实现产品碳足迹的在线采集和可追溯。

活动当天上午,与会代表还集体出席了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开幕仪式。本届展会精心设置了国际贸易、装备与科技、面料纱线等6大展区和研讨交流、时尚发布、成果展示3大中心,共吸引来自英国约翰斯顿・埃尔金、法国埃里克・邦帕尔、意大利维切利等10个国家30 余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展团参展,鄂尔多斯集团、上海恒源祥等7家国内头部企业,以及浙江濮院、河北清河和本土产业集群等近200家参展商和220多家采购商参与。展会旨在通过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助推鄂尔多斯羊绒羊毛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新格局。
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