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上传一张服装照片,下达“寻找相似面料”指令,不到一秒钟,“AI布”就给出多个答案,并详细列出相关信息。近日,纺织产业首个AI大模型——“AI”布1.0版本在中国印染大会上正式发布。
“这只是‘AI布’的功能之一。”绍兴市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玉成在接受《中国纺织报》采访时表示,该大模型的核心目标是破解纺织行业“找”的痛点。无论是找面料、找工厂、找技术、找人才,还是获取展会信息、政策解读及产业分析报告,用户都能通过“AI布”实现一站式解决,让行业资源对接更高效、信息获取更精准。

2025年的AI江湖,堪称“神仙打架”——国产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AI布”凭借扎根产业的精准服务,在千行百业的AI竞技中跑出了独特的“纺织赛道”。


“AI布”主界面
罗玉成坦言,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通用AI模型虽能提供海量信息,却在垂直行业应用中屡屡“卡壳”。这类模型常因输出的内容信息零散、逻辑割裂而显得“力不从心”,更受限于公共数据集的边界,难以触达产业一线的真实资源,最终在专业场景中沦为“参考价值打折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纺织行业专属的“AI布”大模型,正凭借深度扎根产业的独特优势,实现了回答与数据的“精确化”“真实化”突破,稳稳立住了行业智能服务的标杆。
不过,“AI布”的诞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项目初期,团队就遭遇了“从零起步”的挑战。面对大模型技术这一新领域,这支原本专注企业数字化的团队涉足不深,只能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成员们泡在文献代码里钻研底层原理逻辑,反复试验模型微调的方法,甚至逐字打磨提示词,只为让模型“听懂”纺织行业的专业术语和独特话语体系。
更棘手的是输出稳定性问题。罗玉成回忆,最初,团队希望模型输出结果是“A”,可它有时会给出一个看似相近却含义有别的“小a”。为了攻克这个难关,团队将每个任务拆解到极致,编写了海量的提示词模板。更关键的是,每一次模型给出答案后,专业的市场调研团队都会第一时间进行验证。经过上万次的反复调整与训练,“AI布”的输出终于稳定下来,得以保证回答的高准确性,为纺织行业注入了智能新动能。

在AI大模型的竞技场上,数据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堪称“生命线”。对于纺织行业专属的“AI布”而言,这份“生命线”的守护,藏在每一个数据来源的精挑细选与层层打磨中。
“‘AI布’能做到专业、可靠,核心在于我们手握的数据‘家底’——种类多、范围广,更重要的是质量过硬。”罗玉成一语道破关键。
以“找工厂”功能为例,其数据根基深深扎在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一线:通过产业大脑打通企业ERP系统,在企业本地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将敏感数据脱敏后安全汇聚。每一组数据都带着生产车间的“烟火气”,既保证了真实性,又筑牢了安全防线。
“找面料”的背后,则是一场跨越全国的“面料普查”。依托中国轻纺城的地缘优势,团队既深入市场实地调研,又从网上轻纺城精准采集,再经人工逐一筛查校验。如今,平台已登记超5000家布商、收录30多万种面料,仿佛一座永不打烊的“数字面料博物馆”。


“浙里工程师”为“AI布”提供人才技术资源
而“找技术”“找人才”功能,更像是为企业搭建了一座对接创新资源的“高速桥”。通过对接“浙里工程师”平台,8万多名行业专家与工程师、1.8万项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被“请”进系统,能根据企业的技术难题智能匹配、精准推送,让“技术找上门”从口号变成现实。
就连容易被忽视的“找展会”“找政策”服务,也藏着团队的巧思:通过信息聚合、分类推荐和政策摘要,把零散的行业动态、利好政策梳理得明明白白,让企业主像刷新闻一样轻松获取关键信息,再也不用担心错过发展机遇。
“‘AI布’的每一项数据都不是‘空穴来风’。”罗玉成强调,从企业车间到专业市场,从行业协会到政府部门,团队反复打磨每一个数据来源,用明确的业务流程、严谨的数据治理章程,为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保驾护航。正是这份对数据的“较真”,让“AI布”在纺织行业的智能服务中站稳了脚跟。

当前,纺织行业的AI应用仍停留在“试水”阶段。企业日常使用的花型生成、机器视觉检测、智能排产、能耗分析等功能模块,多为单点突破,彼此间缺乏联动;加之不少中小企业在数据治理、算力支撑、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导致AI技术的落地率偏低。

“AI布”产业运行情况报告
而“AI布”大模型或将成为行业格局的转折点。在罗玉成眼里,“AI布”像一位吃透纺织行业行话与流程的智能大脑,不仅补上了行业缺乏统一智能平台和数据底座的短板,更打破了AI应用的分散壁垒——设计单位、生产工厂、销售客户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口服务,推动行业AI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作战”。
更关键的是,“AI布”让中小企业也能搭上智能转型的快车。这个“智能大脑”把复杂的技术细节藏在背后,只递出简单易用的“工具包”——不需要专业团队,不用投入巨额算力,企业轻点屏幕就能调用各种功能。
谈及未来3到5年的变革,罗玉成说:“我相信在‘AI布’的助力下,AI技术将重塑纺织产业的发展格局。”他预测,在设计端,AI能依据流行趋势和销量数据自动生成花型,设计师稍作调整就能定稿,创意周期大幅压缩;生产端,面对轻量化、碎片化的订单趋势,AI排产可助力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化解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压力;节能降本领域,AI通过图像识别和能耗建模精准检测、提前预测能耗波动,既能提升良品率,又能践行绿色生产;企业决策时,AI从海量数据中提炼规律,为决策者提供实打实的数据支撑。
“技进业兴始开篇,智升行远正扬帆。这一切只是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创新的AI应用场景出现,进一步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 罗玉成眼中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