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远超许多人想象。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数字背后的行业真相时,发现的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塑。

一、央视报道核心: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根据央视报道,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态势:
智能化设备大规模应用:自动化纺纱设备、智能织造机、数码印花机等数字化生产设备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规模以上企业设备数字化率已达85.7%。
管理系统深度渗透: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大型纺织企业的覆盖率达到95%,中型企业也超过了80%。
供应链协同平台崛起: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制造网络,平均缩短订单响应时间30%以上。
二、数字背后的行业真相:普及不等于精通
82.1%的数字化工具普及率确实令人振奋,但我们更需要理性看待这一数字背后的现实:
应用深度参差不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虽然数字化工具普及率较高,但仅有35%的企业实现了系统集成和数据贯通,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单点应用阶段。
行业分化极为明显:大型企业数字化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达到3.2%,而中小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1%,数字化鸿沟正在扩大。

三、面料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路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所轻纺研究室副主任于娟指出,中国纺织行业正在通过系统性破局,从三个关键维度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

企业竞争从基础的产品和价格,转向更高维度的性能、服务和技术创新。行业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与新兴技术融合来开拓新发展空间。
2.全链条绿色转型
在“双碳”目标下,行业正全力推动从原料选择、生产制造(绿色设计、绿色印染)、到包装运输、直至消费回收的全流程绿色化发展。
3.系统化发展策略
通过完善国际标准体系、深化数智化转型,并结合上述的绿色转型,共同构成行业系统性升级的战略布局。
中国纺织业正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数智化升级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来源:THREAD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