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 行业
    服务商
  • 宠物服饰
    设计师
  • 宠物用品
    供应链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聚焦 | 上半年产量利润双增、出口企稳,江苏服装业凭什么扛住压力?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数:11525

聚焦 | 上半年产量利润双增、出口企稳,江苏服装业凭什么扛住压力?



2025年上半年,江苏服装业交出亮眼 “韧性答卷”:服装产量同比增长14.9%,达11.22亿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5%,达44.31亿元,出口交货值企稳微增0.2%——即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仍凭借 “降本增效+产品优化”实现利润、产量双升。


这一答卷背后,是江苏服装业的硬实力:在2024 年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江苏34家企业入围,占比26%,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澜集团、波司登股份、东渡纺织集团等龙头企业进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榜单前十,彰显行业标杆地位。日前在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主题交流会上,江苏省服装协会会长龚慧娟指出,上半年行业呈现 “营收微降、利润增长、出口企稳、产量攀升” 特点,供应链完整性与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凸显。





逆势双增显韧性




“在行业在营收略有承压的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实现了利润的显著提升,同时出口市场趋于稳定,产量规模持续扩大。”龚慧娟说,江苏服装产业供应链完整,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龙头品牌企业、优质制造企业较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依托创新设计与品牌提升,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彰显了独特的发展韧性。


图片


“江苏服装行业发展经历从2019年减速调整期,2023年-2024年进入恢复性增长期,总体来说,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会长张娴说,2024年江苏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占全国12.4%,服装产量占全国10%,营业收入占全国16.45%,服装出口额占全国13.13%,利润总额占全国16.21%,各项数据规模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此外,张娴介绍,2024年江苏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726家,实现营业收入为2088.77 亿元,同比增长7.7%;利润总额101.13亿元,同比下降17.8%。


值得一提的是,近6年公布的“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江苏每年入围的服装企业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图片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认为,近年来,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从基本功能转向品质、设计、文化价值的综合体验。中高端市场的扩容尤为显著,2025年国内中高端纺织服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占整体市场的比重将从当前的28%提升至35%。在谢方明看来,江苏服装在发展中展现的韧性,不仅得益于企业在品牌化与时尚化层面的不断探索,而且也得益于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市场竞争层次的不断提升。





设计引领塑品牌




“近年来,为了以设计为先导,引领江苏服装企业提升品牌化发展水平,打造产业发展与竞争新格局,夯实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江苏服装业不断在设计领域持续发力。”张娴说。


张娴介绍,以“为企业、为行业、为政府服务”为宗旨,江苏服装行业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学术研究与交流、培训、咨询等活动,在不断促进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同时,持续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推动江苏省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服装设计人才辈出,设计服务不断增强。”张娴说,江苏作为高校的聚集地,省内院校中有服装设计专业的超过35家,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每年承办的十佳服装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和服装院校设计大赛,均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脱颖而出。


图片


近6年来,通过举办各类服装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服装院校设计大赛,江苏省涌现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超过350名,挖掘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此外,还有33名设计师和院校老师,通过十佳竞赛和服装院校设计大赛脱颖而出,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成为推动江苏服装品牌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江苏省内服装设计园区、平台、机构众多,设计资源丰富。其中,拥有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3家,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1家。这些行业标杆级的设计园区(平台),在服装设计领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服装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支撑的载体,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梵蒂诗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皋小春表示,服装企业在设计方面可以不断加强中式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的运用,将中式元素设计得更年轻、时尚,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在设计中充分运用AI(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连接消费者需求与产品设计,提升服装设计方面的数字化水平,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江苏服装品牌,更应该在设计层面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江苏故事。”皋小春说。


在龚慧娟看来,以设计为江苏服装产业发展赋能,已经在江苏很多领军服装品牌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而具体的实践。


“从波司登将东方元素融入全球时尚,到海澜之家以新中式美学激活文化IP ;从绣娘丝绸让非遗技艺走进现代生活、走向世界,到华艺将扎染非遗产业化;从维格娜丝科技赋能‘修身’DNA,到圣可尼东西方美学交融,文化IP联名;从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构建‘产学研用销’全链条生态、到‘金开顺’品牌用科技重构羊绒服饰价值链;这些实践印证了‘科技+文化+产业’融合的力量。”龚慧娟说,“未来,江苏服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需要更进一步强化面辅料企业与品牌的研发联动,以及AI设计创意与制造端、销售端的精准对接。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将是我们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核心动能。”





科技赋能铸实力




在龚慧娟看来,江苏服装产业的发展成就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可谓来之不易。她表示,通过科技赋能与设计引领,江苏服装企业已经形成了独特发展路径,并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与活力。


苏州天顺制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顺制衣”)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 销售于一体的服装企业,主打产品是双面呢大衣,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均与公司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


“近年来,天顺制衣引进了国际水准专业设备达20余台套,如精力玛自动铺布器的使用,工作效率提高了300%。” 天顺制衣董事长沈岗说。


图片


沈岗介绍,公司有6条智能吊挂车缝流水线,生产线管理实现了透明化、可视化,通过实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产品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公司的裁剪流程生产效率提升了三成,车工的效率提升了四成,后道工序效率提升了近七成。”沈岗说,“目前,公司每年开发的新品超1200款,年产能达60万件。我们的智能工厂还获评了‘2023苏州示范智能车间’。”


“柔性快反,是当下的服装企业为满足互联时代用户个性化、时尚化需求的新模式。”沈岗说,“客户选择款式、面料、颜色、尺码,成功下单后,订单就直达工厂并进入生产工序,最后经整检、包装后入库,由物流寄送到客户手中,服装从下单到上身,只需7天。”


图片


“大到一件服装,小到一条拉链,都在展示着创新与科技在行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江苏驰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敏薇说,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拉链以及缝纫线、纽扣等服饰五金产品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在科技方面的不断加码。


邵敏薇介绍,驰马科技投入巨资打造了“智慧拉链工厂”,关键设备实现了100%联网与数据实时采集。以高端尼龙拉链智能生产线为例,设备上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上千个参数,系统自动进行微调,可以确保每一米拉链的色泽、强度、滑顺度都达到近乎完美的一致性。此外,驰马科技还开发了“云端协同设计平台”,客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选择基础拉链型号,实时调整齿形、颜色、电镀效果等,平台即时生成逼真的3D 效果图和制作工艺单。


“这极大地缩短了定制化创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过去的几周压缩到几天。”邵敏薇说。


在邵敏薇看来,当下的服装服饰企业,除了在技术方面的不断提升之外,还需要聚焦以环保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比如,驰马科技与顶尖化工企业联合研发的生物基海洋可降解尼龙,不仅强度媲美传统尼龙,更重要的是能在特定海洋环境中加速降解,解决了海洋塑料污染痛点,深受高端泳装和户外品牌青睐。”邵敏薇说。


在龚慧娟看来,面对当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苏服装行业要从“传承与突破、融合与共生、责任与远见”三个维度发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健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深化“科技+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造国际化交流合作渠道,推动江苏服装品牌从“制造优势”向“品牌价值”跃升。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