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刚
■ 时尚杂志撰稿人
■ 专业买手导师
■ 中国设计师常务理事
抓住数据分析,改善货控效率,是国内目前做买手体系里最匮乏的版块。买手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职业,想要做一个优秀买手,该如何做?
首先,掌握大量的信息,包括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历史商品的采买量、销售量、库存量的详细商品数据。这一点好多企业都没有做到,这是一个大障碍;其次是外部信息。外部信息包含流行资讯、竞品信息、目标群体和街头资讯。
要做一个好的买手,应同时掌握内部和外部信息,内部指进、销、存三块信息,要做一个优秀的买手,掌握大量信息是必备条件。
其次,了解行业操作规范。买手要监控整个商品供应链,甚至到后期还要追单,所以了解行业操作规范是最基础的条件。当然,在了解这两个基础条件的前提下,还要做到下一个要求。
再次,对商品及市场反映敏感,并具有高度预见性,这是对于未来的预期。买手凭什么站在今天就能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因为他具备了大量的信息,了解行业的操作规范。
再次,为满足顾客购买需求而组织货源,组织的货不是依据自己的喜好,而是根据市场消费者的喜好,这个立场一定要坚定。那么拿什么判断消费者的喜好呢?通过信息分析。
再次,通过合理加价后及时销售。买手要做商务谈判,合理加价就意味着对成本的掌控,通过这样一种行为,为企业和个人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最后,做独立个体或专业商务人员(团队)。这是买手的概念,数据是买手的根,“商品交叉比率”是买手应该关心的核心,意即商品的毛利率乘以库存周转率,也是他的赚钱效率。
拿销售除以库存是周转率,从公式的角度来说,商品赚钱效率=商品毛利率乘库存周转率,销售毛利/实际售价=商品毛利率,原价销售/原价库存=库存周转率,二者相乘就是赚钱效率。
如何让商品赚钱效率优化?成为买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考核买手,就是要在商品赚钱效率方面考核,也就是交叉比率。怎么才能让这个数做到最优化,要从周转率或者毛利率的改善做起,二者只要改善一个,就有可能会改善商品赚钱效率。
综合来看,可以从四个方面改善商品赚钱效率。
目标实现,不是买手原因,是因目标定的不合理导致。举一个例子,如果定一个合理目标,就会有合理的投放,拿这个代表目标的投放,当然它就会有一个合理的库存。
合理的目标当然是好的,激情目标就会导致资金呆滞,保守目标会产生机会损失,资金呆滞。所以这是买手要不断衡量的一件事,就是销售业绩目标的影响是否存在。
如果周转率过低过高,或是受陈列空间的影响。周转率低,可能是店铺开得太大了,或者是店铺开得不大,销售业绩太差,要去检查终端,看看每个店铺货量和销售业绩之间的比值关系。当赚钱效率高的时候,很多人会去扩店,增加店铺数量,这就会导致终端店铺商品量库销比出现问题,导致周转率不正常。
3
上货波段
上货波段的影响,是导致库存周转率变低的一个因素。任何一个品类销售都有它的生命曲线,买手有一个责任,即该上货的时候没有上去,不该上货的时候也没有少上,肯定会有问题,上货波段是买手应做的一个评估分析。
4
商品毛利率
周转率到底多少才是合理的?与毛利率有关,一般情况下毛利率在45%、40%以下,必须要做到快周转,毛利在50%甚至55%、60%以上的就可以做慢周转,这个是行业里的一个参照值。
改善周转率目的是为了赚钱效率,当然如果在改善周转率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毛利率是更好的事情,改善毛利率比改善周转率要简单得多,真正操作上对买手的要求非常高。
如何改善商品毛利率(利润效率评估)?第一,减少折扣损失,少打折或不打折。服装类商品有五个属性,买手要不断的分析这五个属性,即款式、花色、尺码、质量、价格带。如果牢牢抓住这五个属性,折扣就会最大限度的被规避掉,这是一条途径。
其次,降低商品成本。降低生产成本的一条秘诀,就是熟悉面辅料,面辅料管控是节约成本的必经之路,而节约成本就是在提升毛利空间。
总之,评估一个买手或改善他商品赚钱效率有两个途径,要么改善周转率,要么改善毛利率,周转率毛利率的改善不是单点切入,不是解决上货波段的问题,它应该是建立模式,以“规划”为参照点的PDCA模式。
P即Plan,要先学会做计划;D即Do,计划做完后执行计划;C即Check,出现偏差和计划不一样时的办法;A即Action,行动和修正计划,再重新制定计划。
邵立刚老师
这是买手在商品运作过程中提升效率的一个思维模式,也即你不可能做了一个计划就100%的去执行,要在过程中不断的监督它、发现它的偏差、修正它,然后再去执行,再发现偏差,再去修正,周而复始,一年到头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