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郑棉CF2109合约盘面价格连破17200、17500、17800等关口,现货基差报价、点价、一口价随之较大幅度上调,但除了一口价棉花因幅涨慢、涨幅低而成交相对活跃外,棉纺企业大多陷入观望、等待状态,对棉花期现大涨不买账,追涨情绪不强。

6月初以来,美国通胀创出新高,资产价格继续攀升,国际棉价顺势而为;期间美联储议息会议暗示2023年末前加息,国际棉价曾一度下行;但美联储不断缓和加息言论,重申通胀只是暂时现象,国际棉价继续攀升至90美分/磅左右。截至2021年7月27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在90.23美分/磅,较6月初上涨5.98美分/磅,涨幅7.10%,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100.85美分/磅,较6月初上涨8.88美分/磅,涨幅9.66%,折1%关税人民币进口成本16084元/吨,较6月初上涨1341元/吨,涨幅9.10%。
国内棉价经历一段下跌后,于6月初出现技术性反弹,6月11日郑棉突破16000元/吨关口;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政策密集出台,棉价振荡回稳至15400元/吨;6月下旬以来,随着外盘上涨,多头资金再次拉动国内棉价大幅上涨,突破17000元/吨关口,创疫情以来新高。截至2021年7月27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17480元/吨左右,较6月初上涨2010元/吨,涨幅12.99%;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代表内地328级皮棉价)为17440元/吨左右,较6月初上涨1688元/吨,涨幅10.72%。

年度后期,国内棉花转移至下游速度加快。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全国棉花加工企业环节累计销售皮棉591.6万吨(产量595万吨),同比增加51.9万吨;棉花商业库存继续下降,据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棉花周转库存总量约219.9万,低于去年同期21.41万吨;纺织厂原料库存增加,截至7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89.7万吨,同比增加26.6万吨。
储备棉将轮出60万吨,有效满足新棉上市前纺织企业的棉花供应。为优化中央储备棉结构,确保质量良好,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公告,2021年7月5日至2021年9月30日,中央储备棉计划轮出60万吨左右,利于纺企新旧年度无缝衔接。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7月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1/22年度,全国棉花实播面积4246.3万亩,同比下降7%;当前全国棉花长势良好,受前期新疆部分地区棉花重播影响,棉花生长进度较往年晚7-10天。在后期不出现重大灾害的前提下,预计2021/22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下降6.3%左右,在557.8万吨左右,较过去五年产量平均水平下降4.2%。

山东菏泽某棉企表示,虽然7月中下旬以来商品棉现货成交、出库不理想,但棉纺厂、中间商等客户对郑棉仓单的关注度、拿货热情却较6月份明显提高,尤其内地库仓单很受欢迎。一方面近半个月疆内外棉花价差缩窄至150-250元/吨;另一方面买家担心疆内交割库皮棉颜色级、品质指标等达不到要求(贴水高)。据统计,截至7月28日郑棉仓单13808张,较6月28日减少3006张,短短一个月时间仓单流出超过12万吨。
从调查来看,棉纺织企业现货采购不积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虽然本周郑棉、郑棉纱开启暴力逼空模式,但棉纱现货的实际上调空间、涨幅却明显弱于CY2109,棉纺厂的净利润较前期不断下滑;二是储备棉有条不紊的轮出给棉纺厂托底,原料采购需求有保障。按60万吨轮出计划,9月底前至少还有42.80万吨棉花待轮出;三是70万吨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已从7月21日开始分批、陆续下达,纺企对7/10月船期外棉、港口保税棉的询价、采购持续回暖,有利于棉纺织企业降成本、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