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来,各地气温逐渐降低,部分地区甚至‘一天入冬’,出现了气温骤降10摄氏度的情况,御寒装备成为消费热门,不少人已经开始添置起羽绒服,今年的羽绒服消费有哪些新趋势、新亮点?
羽绒服售价普遍上涨
千元级成消费主流
在上海市南京东路的一家羽绒服专卖店,有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羽绒服。店铺负责人表示,十一月份的客流量相比前几个月实现了翻番,目前已经超过往年的水平。
今年除了传统羽绒服以外,新品风衣羽绒服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部分颜色已经卖断了货,加上今年国潮羽绒系列的加持,店铺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大幅增加。
上海某品牌羽绒服旗舰店店长 林婷:降温之前,大概每天进店人数七八百人、上千人,降温之后明显翻番,大概一天有两到三千人。销量的话,比如昨天一天,我们的销售额超过90万元。去年我们大概也只能做两三百单、三四百单,今年可以突破到六七百单,同比增长了近140%。
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某品牌店店长 祁建萍:今年羽绒服相比去年销售挺旺的,上涨20个百分点,价格在600元到2000元之间是卖得比较好的。
杭州羽绒进入集中交付期 产销两旺价格涨
在羽绒服中,羽绒是重要的原材料,一般羽绒服工厂都会在夏天集中下单,但今年羽绒的销售旺季却推迟到了9月份,旺季因何推迟?最近羽绒价格又有哪些变动?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一家生产羽绒的工厂成品仓库,十几辆卡车正在准备装货,仓库的负责人说,这家工厂现在每天出库的成品羽绒超过50吨,现在是他们最繁忙的时候。
工厂的负责人表示,通常情况下,羽绒需求会从5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年底,但由于去年冬季气温偏高,羽绒的消耗速度放缓,各家服装厂的都有一定的羽绒库存,导致今年羽绒的需求一直到9月份才开始放量,加上羽绒国际订单也在近期集中交付,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7个原料基地同时给这个工厂供应羽毛原料和半成品,所有分毛机和水洗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相比上半年每天只有十几吨的产量,现在每天生产的成品羽绒已经超过50吨,可生产羽绒服200万件。
我国羽绒产量约占全球的80%,国内羽绒需求快速增加,同时国际市场的复苏,助推了羽绒价格提升。相关数据显示,8月初,国标90%白鸭绒的价格为每吨33.5万元,从9月份开始上涨,10月下旬一度达到每吨35.6万元,近期价格徘徊在36.5万元左右。
工厂优化供应链 柔性生产降库存
今年羽绒服市场规模有望达15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羽绒服价格的提升,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的。
江苏常熟某羽绒服品牌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 何茂生:我们整体的成本预计会上涨10%左右,我们用的是期货加现货双模式的方法进行生产,现在可以实现一周下单,也就是说周一下单,在下周左右就可以把最需要的产品补到市场上去。
为应对淡旺季转换,羽绒服行业普遍存在夏季备货、入冬销售的现象。对于羽绒服企业来说,备货与旺销之间的平衡成了关键因素,不少企业都在提升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物流效率,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柔性生产成为常态。
江苏常熟某羽绒服品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高德康:双十一期间,我们全渠道销售27.8亿元,相比去年有超过50%的增长,按照目前的市场和天气的情况预测,预计今年我们整体的销售情况会有比较乐观的增长。
2020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达1317亿元,行业增速8.93%,业内分析师指出,受冷冬预期影响,今年将有望突破1500亿。随着国产羽绒服品牌不断升级,未来羽绒服行业景气度会有所提升。(来源:央视财经 环球网)
- END -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