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递设计师理念与智慧的载体,面料设计的突破与融合正不断赋予服装新的价值,赋予时尚新的定义。
“同色提花比较优雅,桑蚕丝加上氨纶的包覆丝增加了面料在各个场景的适穿性。”“这款添加金属丝的面料能使时装更加时尚和富有高级感。”“桑蚕丝材质搭配特殊工艺使面料产生了透视感与肌理感,从设计角度做一些解构或廓形会比较特别。”“这款智能温控的羊毛产品在夏季穿着可以对人体肌肤进行很好地保护,同时还具有可降解性能。”1月18日,2022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暨第47届(2023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会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举行。会上,评审团就面料产品的特色与优势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评选出了金奖、银奖、铜奖三项综合奖及最佳色彩应用大奖、最佳材料应用大奖等六项单项奖。

跨界平台SHOW,
4200款产品争妍绽放

本次大赛评审首次走进“中国第一个影视全产业链综合体”——中国电影导演中心,以时尚创意设计与商业展示推广跨界融合的独特形式,从文化层面、艺术层面和商业层面展示了大赛的丰富内涵。

多维创新,诠释面料设计新思路

除了面料创新的突破,大赛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产品背后的面料设计师人才。他们赋予面料灵魂与生命,是“艺”与“技”的结合者,不但整合了创意、材料、生产、品控等诸多环节,还从色彩、纹样、材料和工艺等维度综合考虑了面料的功能性、时尚性和生态性,更从产品的角度诠释了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定位。“纺织面料设计师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力量,其综合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介绍道,赛事的关注重点更多在于面料设计人才的挖掘,“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等权威行业评选涌现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历年来在大赛平台上都创下了不俗的佳绩。


智慧洞见,产品创新专家谈

——设计研发视角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部主任齐梅表示,从参评产品维度来讲,高品质特征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企业对于丝、麻、羊毛等高品质材质的运用之上,特别是天然纤维和高品质纤维的混纺更加提升了服装的质感与舒适。在化纤面料特别是春夏裙装面料的开发上,参评企业更加强调风格花色品种的设计,产品的手感也愈加柔和、舒服。在色彩方面,参赛作品趋于增加高级感色调,即使采用了一些鲜艳的色彩,但通过面料材质、风格的综合体现,都赋予了产品更高的品质。
中丝集团首席设计师、ZIFEI WANG创始人兼创意总监王紫菲表示本次参评面料工艺的复杂度相比以往更高,有些面料扎染后在表面做了孔状肌理带来了透视的感觉,有三四款从花型和工艺角度非常有亮点的提花面料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认为将赛博朋克与中国风结合在一起将是未来服装设计的趋势之一。
贝迪百瑞商贸(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王钰涛提出从女装和男装这两大类参评面料来看,企业对于下一季春夏产品流行趋势的预测、理解、运用能力都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部分企业对于春夏面料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实际成衣产品中,夏装占比很大,企业研发人员对于面料的理解也不应局限于轻薄这一特点,要为服装客户创造更多选择空间。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红领品牌研发总监年春桥表示,本次参评产品呈现出“研发趋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与价值提升、产品向功能化、生活化和舒适化方向延展以及男装面料更加突出中性化色调的运用”三大特点。从参评面料品类的差异化上可以看出,面料设计师能够从服装成衣的效果和卖点上更加贴合地表达自己的设计。
《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展望》副主编李晓菲在会上分享了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研究发布的《2023春夏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对“拓”核心概念之下“自由之境”、“欢愉绿洲”、“溯源时空”、“灵境能量”四个趋势主题进行了解读。她表示,从面料整体看,减少了以往偏暗的色调,面料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开发寓意春夏的靓丽色彩。后疫情时代,色彩对于影响大众消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企业可以顺应时下消费差异化、个性化趋势,用多样化色彩应用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彼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李佳提出,Ubras内衣品牌更重视面料的手感和透气性,比如一些含氨基酸成分的面料和具有排汗功能的面料。从需求端来看,具备环保属性的面料产品会持续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追捧,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相信会进一步推升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关注。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刘锐指出,春夏运动面料扩充了泳装和曾经不涉及在运动品类里的素材,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他表示企业对于春夏类运动服饰面料的研发不仅应具备防UV、抗菌、吸湿、排汗功能,还应从视觉冲击力方面着手,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如将光纤、LED与纤维跨界融合,将会为服饰时尚带来独特的外观效果和功能。
“休闲面料与运动面料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彼此愈发相近。”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路者/TOREAD/DISCOVERY研发部负责人刘昊海指出未来一两年,科技创新将更多赋能服装,尤其是户外装。企业在面料开发时要注重做能让消费者看得懂的科技,如结合功能性予以呈现,像棉、桑蚕丝等天然纤维的创新应用将是企业今后广泛开发的方向。
首次参与大赛评审的安徽伯希和户外装备用品有限公司面辅料开发主管聂世营表示参评产品都很有特点,对于春夏户外产品来说,很多面料集成了吸湿速干、凉感、防晒等功能,这不仅符合了当下的消费市场应用趋势,也契合了伯希和品牌的需求。此外,他建议面料企业可以在石墨烯产品的开发上更加深入,以满足户外产品消费需求。
北京东方型格文化有限公司(“芥末原创/RECLUSE”品牌)设计总监徐晓彦表示本次面料和商业性的结合比较好,企业能够恰当运用流行趋势丰富产品的内容,通过纤维搭配发挥出不同材质的特性。但是在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的当下,设计师品牌所具备的小批量、个性化的能力在市场上较为稀缺,这是面料消费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47届(2023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
专家委员会成员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