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全球幸福感指数较去年上涨1分至66分。中国的幸福感指数为75分,在所有受访国家中排名最高。46%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身体、心理和社交这三个维度均拥有幸福感,该得分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9%)。
-
中国人也是所有受访国家民众中对未来最乐观的。81%的中国人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较去年上升1%,高于2022年全球平均值54%。

-
报告显示,主要驱动幸福感的七大因素包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生活平衡、自尊自信、情绪稳定、舒缓压力以及充足睡眠。中国受访者表示,从小认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回馈社区,以及稳定的财务状况亦十分重要。
-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户外(+10%),积极运动(+9%),与人联结(+8%),及时休整(+8%)等好状态的习练。

-
Z世代的幸福感指数为63分,低于全球平均。只有21%的Z世代表示在身体、心理和社交维度都拥有幸福感。尤其是在心理和社交维度,Z世代的得分显著低于全球平均。
-
压力是阻碍Z世代获得幸福感的最大阻力。调研显示,Z世代难以有效管理压力的可能性是其他代际的1.5倍。另外,53%的Z世代表示孤独,远高于全球平均值(40%)。

-
虽然超过一半(53%)的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帮助他们与他人和世界相连,但越重度的社交媒体用户,例如Z世代,其社交维度的幸福感越低。
-
报告显示,日均使用社交媒体1小时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幸福感最强。72%的受访者希望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更多积极正面的好状态故事,例如如何克服困难、保持健康、设定目标、关爱自我等内容。

-
今年社交维度的幸福感指数为64分,连续两年垫底。社交维度不仅局限于一个人的亲友网络,社区归属感亦是重要驱动因素。
-
超过半数的全球公民认同社区和归属感的重要性。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是如此,7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归属感和回馈所在社区很重要,该项得分高于全球平均(71%)。有意思的是,重视归属感和回馈社区的人们,往往幸福感指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