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工信微报 中国网
编辑| 郑玉冰
陶青表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工信部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聚焦中小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和原材料、机器人等重点行业,编制形成了一系列“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推进举措,引导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为振作工业经济提供了规划指导。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全部印发实施。
二是增强政策供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联合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在2021年底出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16项政策的基础上,这次又在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大用地用能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18项举措,各地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振作工业经济的政策合力。
三是扎实助企纾困。积极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着力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困难、实现稳定恢复增长。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通知》,组织对重点地区进行现场督导,化解了一批拖欠时间久、协调难度大的问题。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调,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企业稳定生产。
四是加强监测调度。建立重点工业大省、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旬调度机制,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强化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预研预判。组织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帮助企业春节期间稳产稳岗,加快在建项目投产达产,着力保障要素供给,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力争今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
陶青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本次《工业政策》也将“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以下举措,进一步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一是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布梯度培育工作指南,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夯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础,力争2022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200家左右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二是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切实落实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各项任务,制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标准,聚焦中小企业需求编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和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