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服网记者有幸约到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导师(博士)、于都学院院长易长海教授。
易长海,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二级教授,牛仔产业国际知名学者,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牛仔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先进纺纱织造及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纺织行业牛仔服装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纤维及其制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兼任江西服装学院牛仔产业学院院长,兼任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兼任广东省均安牛仔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牛仔产业的高柔性化生产与智能化装备、牛仔全产业链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生态功能性牛仔面料及其牛仔服装的开发。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共20多项。现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的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多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多次被《中国纺织报》、《湖北日报》、《南方日报》《纺织服装周刊》、《亚洲牛仔》、湖北卫视等媒体专访报道。曾历任石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汉纺织大学科技处处长,校长助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
易长海教授作为牛仔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世服网通过采访,从易教授的讲述中获得了珍贵的产业指导,对从事牛仔产业链的广大企业具有实实在在的参考价值。
易长海教授通过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牛仔产业发展前景。
一、武汉纺织大学之所以在于都建立研究院的原因
武汉纺织大学是目前唯一的一所以纺织命名的大学。在我国几千所大学里面,唯一的一个从事牛仔服装全产业链的重点实验室就在武汉纺织大学。从目前我国的牛仔产业来看的话,最发达的地方应该还是广东、江苏、广西、还有浙江。为什么武汉纺织大学牛仔产业研究院没有建在广东、江苏、浙江这些地方,恰恰建在江西于都?这是有三个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于都政府非常重视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是于都政府产业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而且牛仔产业这几年在于都发展非常迅猛,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千亩级的于都牛仔服装洗水产业园,有着一定的产业基础。第二个原因是于都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的地方,是革命老区,国家对革命老区、赣南苏区的经济发展非常的重视,武汉纺织大学也是践行着支援革命老区的一个举措。由武汉纺织大学的牛仔实验室率先进行,就正好借助于都现在牛仔产业的发展势头,把武汉纺织大学的学科、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汇聚起来,更好的服务革命老区,滋润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个原因就是交通优势。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赣州于都的交通优势也体现出来了,去往广东非常方便。所以武汉纺织大学于都牛仔研究院,虽然建在于都,服务于都的产业经济发展,为于都的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牛仔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同时也借着这个研究院,作为武汉纺织大学一个产学的窗口,服务整个国家的牛仔行业和牛仔产业。
二、易长海教授作为牛仔行业的专家,对于这个行业的历史发展为我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易教授:牛仔起源于美国,传播发达于欧洲,一百多年以后才传到中国。大概进入中国的时间是改革开放开始,至今有40多年了。我现在经常在外面说,牛仔起源于美国,传播发达于欧洲,然后创新做大在中国。目前,我国已经是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大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大国之一。
为什么说牛仔创新做大在中国呢?这几十年,我国在牛仔的产业链是比较完善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牛仔的原料看,如棉花纤维、涤纶纤维等,包括一些新型的粘胶纤维,我国做的非常好。从整个生产链看,如牛仔纺纱、牛仔织布、牛仔染色、牛仔服装的制造以及牛仔服装的水洗等,无论是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还是工厂的先进的数字化的管理,我国都有非常大的创新和改变。特别是这十多年来,我国对这种传统产业提出了:必须转型升级、智能制造、高附加值的生产和生态环保健康的生产的口号。这个口号提出来后,在牛仔染色和牛仔洗水这一块,我国有很多的先进技术、新型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
虽然美国对牛仔有着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像美国和先前的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劳动力的原因,现在主要是做品牌、品牌的设计和做市场为主,生产的产业链已经不全了。因为产业链的转移已到亚洲,现在最强的就是在中国,这个产业转移给中国带来一个很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机遇是我国的产业链齐全,劳动力优势、原材料优势、政府重视优势,故产业链越来越齐全,技术创新也越来越高。当然也给我国很大的挑战,牛仔在生产过程中,人员的消耗和水资源的消耗都比较大。因此,必须要用先进的、环保的、生态的、健康的、特别是环境友好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来生产牛仔服装。在要保持环境友好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对牛仔的生产工艺、过程以及装备进行创新。这是消费者和政策的要求,人类国际组织的要求。国家政策的要求促使我们牛仔人一定进行创新,去进行产业变革。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当然我们未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去进行创新。
三、易长海教授针对牛仔服装作为行业里面的小众品类,为什么几十年里久盛不衰,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以及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给我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值得行业人士认真聆听。
易教授:牛仔确实在行业里面是一个小众品类,我也经常在外面跟很多人这样说。牛仔是个小行业大市场,虽然它是个小众品牌,但是由于牛仔的普及性,从刚刚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婴儿到100岁的老人,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穿牛仔,都喜欢牛仔。而且牛仔是不分国籍、民族,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喜爱。因此,它的市场非常的大。我经常说牛仔是衣中的常青树,为什么是这样说呢?就是很难有一种服装能经历几百年,一般随着一个时代的更迭,服装的风格有可能就会或者灭掉了,或者说是转化了。而牛仔经历了一百五六十年到现在,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这个市场越来越大,所以说牛仔虽是个小行业,但它一定是个大市场。
我有三点谈一谈牛仔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牛仔从它的起源到八九十年代,它都是一种以劳动者穿出去,从事劳动的服装。随着现在人们对美的追求,消费者对牛仔舒适性和时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牛仔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牛仔。传统意义上的牛仔服装,是一种所谓叫做劳动服装,现在的牛仔服装是一种快时尚。为什么说它是快时尚?牛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呈现出男生女生最具有特性的一种美感。所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年轻人,或者年纪大的人,你出去约会,或者出去开会,或者出去干些什么事情,在你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你选择一件牛仔服装穿出去肯定不会错。因为这确实是一个百搭的,所以经久不衰。牛仔通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传统的劳动服装变成了现在的时尚服装。
第二,随着快时尚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水平越来越高,对牛仔服装的要求,与传统的牛仔服装有区别的。人们要求牛仔服装要好看;穿着要舒适,尺寸要合体;还希望牛仔服装有一定的功能性,如防紫外线、防脱色、防风、防雨、防辐射、抗菌等,也就是说未来的牛仔,在这个快时尚的时代,未来的牛仔的品类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机会。原来的牛仔就是蓝色、黑色两个大品类,现在我们穿在身上的牛仔已经有五颜六色的,有蓝色、黄色、绿色、白色、红色等,各种各样的牛仔都有,我们有时候把它叫做彩色牛仔。现在功能性、时尚性的牛仔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生产厂家、设计师在设计牛仔的时候,一定要将思维要跳出传统牛仔思维。要随着时代的潮流去进行设计,进行市场的对接,去赋予牛仔的一些舒适性和特有的功能性。
第三,牛仔全产业链,它是消耗的资源比较大,也就是说,从一朵棉花要变成穿在你身上美丽时尚的服装,它要经过很多的工序,纺纱、织布、染色、成衣制造、水洗等等。这个产业链要消耗很多的水资源,还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现在正好国际社会提出来一个减碳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特别是我国这两年提出了2030年一定要达到碳达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这两碳,也就是现在流行说的是双碳。双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减碳,因为如果全世界都不减碳的话,它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气候就会有影响。世界气候的变化,不断这种演变下去,特别是温室气体效应,比如说多少年以后,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灾难性的毁灭,所以在国际国内这样一个双层背景下,我们牛仔人必须要有担当,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否则我们的牛仔就不能可持续。这么美丽时尚的一个产业,穿在我们身上这么好看、百变、万变像魔幻万千一样的时尚美丽,如果不可持续,未来就会把这个行业就会灭掉。如果我们的牛仔人,在产业链上的企业提前做好准备,响应国际社会的这种发展的理念,响应我们国家的号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早做准备,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都实行减碳,减少排放,实现环境友好,用最先进的技术去对这个产业进行变革,去转型升级,那么未来我们这个产业就一定会,更加的红红火火,更加的生态可持续,更加的环境友好。
非常谢谢我们易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世服网的采访,也感谢您给我们牛仔服装行业以及广大产业链的企业提出了这么好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