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00后张华玲:“家门口就业致富”已成为淮滨年轻人可持续增收的新选择!

发布时间:2022-03-10  阅读数:10298

00后张华玲:“家门口就业致富”已成为淮滨年轻人可持续增收的新选择!

“巧媳妇工程”,就是要把中心工厂建在镇上,把卫星工厂搬到村里,把闲散在农村的青壮年妇女、低收入人口组织起来,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动起来,把外出务工人员吸引回来,把富余劳动力安置进来,让她们通过思想素质教育和严格的技术技能培训,成为被工业化洗礼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就近就地在工厂就业,通过体面劳动整体致富!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  李刚

“哒哒哒……”在淮滨临港国际服装城晨瑞家居生产车间里,随着缝纫机踏板有规律的机械声,一件件半成品衣物如变戏法般,在缝纫机的“穿针走线”中走下了生产线。在缝纫机的操作台上,刚满18岁的张华玲正在熟练的操作着成堆的衣物。

“我的家就在淮滨毛庄,家里有父母、姐姐和哥哥,姐姐婚后定居在安徽,哥哥一直在杭州发展,父母想让我留在他们身边,我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年前刷抖音的时候,不经意间刷到了咱晨瑞家居的生产车间,我觉得环境好、离家近、收入也高,和父母商量后便加入了晨瑞家居!”性格开朗的张华玲一边说一边干,“我刚来的时候做的是锁边工作,现在转到了车工组,从校园生活转变到现在这种工作状态,刚开始不太习惯,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工厂的工作环境好,生活氛围也很好,同事们都很和睦。我们一个宿舍有好几个同龄的女孩子,大家有共同语言,下班了可以一起吃饭回宿舍,谈心聊天,像上学时候一样。”刚参加工作3个月的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车间的工作与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增加就业机会是最有效的增收方式。以前,淮滨县工业基础薄弱,当地农民为了增收选择了远赴他乡去打工,如今,淮滨县借产业转移大势,积极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巧媳妇”工程,完成了由“水患大县”到“港城淮滨”的华丽蝶变,当地老百姓也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变身。

淮滨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号召,县财政局对举办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和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补助,劳动保障部门为培训合格的人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00后留在了家乡工作,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已经成为了淮滨年轻人可持续增收的新选择!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