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atPat获得软银投资后,不少网上文章指出孙正义是要投童装赛道。但BT财经发现,与其说软银布局的是童装,不如说投资PatPat其实瞄准的是跨境电商赛道,并且这其实是软银在它非常擅长的领域再进一步。
我们先来看看,PatPat究竟是做什么的。

虽然在中文媒体世界里,PatPat顶着“全球最大童装品牌”的头衔,但投资者须清楚认识到,PatPat的实质是一家B2C类出口母婴玩具类电商。
早在2014年,创始人王灿和联合创始人高灿就发现,中国出口价和美国零售价之间,玩具和母婴用品的利润巨大,因此联合创立了PatPat。
以“物美价廉”为招牌,PatPat从欧美中低等收入和年轻家庭打开了突破口,产品价格是亚马逊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销售方式上采取了移动端闪购,推广模式以社交媒体为主。
这背后有B2C和DTC两个市场非常熟悉的电商概念,B2C是指企业直接对接消费者,DTC意为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二者归根结底都是利用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来达到更低廉的售价进而俘获消费者的青睐。
PatPat创始人王灿曾经分享透露,公司售卖的服装和母婴用品主要来自中国供应商,也有来自美国供应商的产品。
所以说,和考拉、海淘等“从外向内”的模式不同,PatPat其实是一家“从内向外”的跨境电商。
拆解patpat的创业经
2014年,初为人父的王灿敏锐地发现了美国母婴市场产品选择有限的痛点——王灿曾担任Oracle甲骨文硅谷总部首席工程师,后于2011年辞职回国创业,售卖国产动画海外发行版权——王灿认为这是巨大的商机,凭借近3年的产品出海经验,他认为砍掉中间商,把工厂生产的玩具、母婴用品等直接卖给美国妈妈们的利润将会非常可观, 随即联络两位校友高灿和胡萌开始对美国母婴市场展开深度调研,发现市场上还未出现一个让欧美用户了解并收到较好反馈的中国童装品牌。既然如此,那就由需求导向供给,王灿一面带领团队运用互联网运营模式分析美国消费者需求,一面在国内市场大规模联络童装货源、厂商,在两者之间搭建出国内首个DTC(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跨境童装独立站。
为提升用户粘性,PatPat选择提供种类尽量丰富的母婴产品。同时为了控制成本和风险,品牌还在选品方面规定了三条规则,即毛利率在50%以上、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比例内、并符合PatPat的质检标准。
此外,PatPat对国内童装产品还进行了本土文化改造。除产品本身质量是否符合当地标准之外,还要一些外部支持比如商标、产品介绍、符合海外消费者审美的包装等等。处理童装标识的问题,PatPat首先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请专业的外国专家将标识进行本土化的润色,针对不同地方文化碰撞的地方,PatPat也有意识减少类似的内容冲突,避免因为文化不同造成的品牌印象折损。
凭借物美价廉、品类丰富、文化融合的优势,仅一年,PatPat的日订单量就达到10000单,但随之而来的是订单量猛增导致供应链崩溃。2016年,PatPat为扩大版图开始深耕中国供应链,相继在深圳、广州、杭州、佛山设立办公室,并对供应链进行数智化改造,品牌业绩有了迅速提升。
什么是智数化改造?就是通过计算机、大数据精准洞察需求并匹配供给。“PatPat 的三位创始人是卡内基梅隆学计算机的理工男,完全没有做服装的经验,但是他们通过算法,解决了服装行业最大的痛点——那就是老板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赚的钱都变成了存货,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样精准预测用户需求,而 PatPat 通过算法和数字化运营解决了这个问题。"今日资本掌舵人徐新这样评价。
在品牌形象打造和流量运营上,在PatPat身上我们能看到互联网销售思维的变化。成立初期,PatPat运用小米的社区玩法,利用FacebookGroup成立“妈妈团”,她们作为PatPat的“种子用户”,也是母婴电商网站和线下商超的常客。在妈妈团的审核帮助下,PatPat的产品设计和质量具有了美国本土的风格和标准,还培养起一批具有高度参与感的粉丝。
后来,PatPat建立了移动客户端,目前的流量分布,80%来自于移动端流量。从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大规模引流也是PatPat的主要运营方式,PatPat在Facebook、Pinterest、YouTube和Instagram上都拥有稳定的粉丝群体,其中Facebook的账号矩阵打法最为突出。不完全统计,PatPat主站Facebook粉丝数量已经达到600万人,与此同时,PatPat每进军一个新市场,都对应地注册一个Facebook账号以及小组来专门运营,目前多个分国家地区的子账号也都拥有超过100多万的粉丝。一面在公域引流,一面积极拓展、维护私域经济,PatPat围绕童装的消费场景,延伸出一整套母婴生态体系,从婴幼儿服装、孕妇装再到育儿产品等等,多维度地提升品牌的客单价。
PatPat在国外确实很火。据统计,PatPat目前在美国所有童装品牌中,用户推荐指数排名第一,线上的数据表现更是比肩美国第一童装品牌Carter's。后者创办于1865年,是美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婴儿和儿童服饰品牌。受电商潮流的影响,Carter's一度决定在2022年底关闭200家门店。
PatPat官网页面
这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角逐。资本关注、政策扶持等利好,都让跨境出口电商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新风口,但对于真正入局者来说,从本地运营能力、营销水平到供应链把控,他们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唯有内外兼修者,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