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西的一座小村寨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吴艳华出生成长于斯,“细雨依然下个不止,溪面上一片烟”,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风土上,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遗产。
吴艳华从小看古龙、卧龙生、金龙的武侠小说,幻想自己神功盖世,执剑行侠。小时候穿本族的传统服饰,感知到融入血脉的格调和风物,苗饰里的银器尤其精致浪漫,吴艳华自小特别羡慕银匠师傅随性自如的手艺。他也尝试拜师学习,但传统银匠师傅一般专心于制物,很少愿意收徒授艺。吴艳华拜师无门,1999年年底离开家乡来到广州番禺。一直到2003年,吴艳华在珠宝厂做普通员工,干过合金倒模,执摸,执边,水焊,漏机研磨,用他的话说,都学过,但艺不精。2004年才真正学起板。学了三个月,就出师了,因为一个月300块的工资,还不够吃饭所需。9个月后,吴艳华拿到了很多干了七八年的起版师傅的工资。2005年吴艳华开始领导管理40余人的版部。时光深浅前行,吴艳华2010年出来创业,由于经验不足,半年光景以失败告终,赔光了辛苦攒下来的几十万,还欠了兄弟7、8万。于是跑去沙湾珠宝园打了半年工,2011年还完了债,又忍不住,于是从头再来。吴艳华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劲,他认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2016年,他专注研发的彩钻镶嵌使原本色淡的钻石更加出彩,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吴艳华一直对珠宝工艺研究痴迷
在珠宝行业日益飞速发展的今天,吴艳华心无旁骛的扎根于制造,精准的研究彩钻镶嵌技艺,在最近和他沟通的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这份专注的热忱和能量。
吕小羽:当大家都在研究新模式、新零售,踌躇满志打造终端品牌意欲一夜成名富贵无双时,你觉得工厂还有的做么?
吴艳华:我个人觉得是有的做的,随着互联网工具的推动,工厂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优秀的工厂。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需要制造业,制造的方式不同而已。
吕小羽:你觉得做工厂的法宝是什么?
吴艳华:我也说不出是不是法宝啦!就我自己而言,我想改变原有的传统的珠宝厂管理模式,特别像我们这种新起的中小型工厂,来年我会分权分利给我的骨干们,让他们为自己打拼。
打造一支小而精的制造团队,争取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方向发展,做出差异化。做工厂的,不研究工厂与技术,必然是死路一条。我不聪明,别人干得了的事情,我也干不了。就像你说的,所有的人都在想新模式,新零售,期待一夜暴富的时候,我只想静下心来,干自己最擅长的。
吕小羽:你觉得工厂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吴艳华:我认为工厂只要做到三点:一,收费匹配市场标准;二,品质保证;三,高效。工厂还是可以活得很滋润的嘛。
吕小羽:目前工厂的体量是怎样的?
吴艳华:我们生产【全定制产品】,在1仟件到1仟5之间。现全厂含我本人,共46个工人。
吕小羽:在管理工厂的过程中,有没有经验和窍门?
吴艳华:我当年出师管几十个人的版部时才22岁,但我长相显大一点,因为担心他们知道我的资历浅,才干几年,不服管。每当有人问我“师傅,你干了多少年了”,我就一句话,“干了很多年了”,于是也能”蒙混过关“。
我之前也会有点小聪明,不懂的地方从来不问,就默默的偷下面员工的师,然后加上自己的思考,再教回给他们。我早在2年前就用了ERP生产管理系统,未来还会优化,会选择更轻量化的系统软件,那样更会机动灵活。
吕小羽:对于技术领域的研究有哪些进程?
吴艳华: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彩钻镶嵌技艺上有了一些成绩,在台湾老一辈师傅们传承的彩钻镶嵌技艺上,下了点心思,优化了一些细节。这种技艺让原本色淡的石头更容易出彩。要研究石头的切割面,光学拆射。镶嵌彩钻,就得做到每一粒石头都得看过,因为每一粒镶口托都不一样。剩下的就是细节了。比如主石要放的高低,辅石的选配,稍微细心点的人就可以做到。现在经常会收到一些在别的工厂加工好的货,叫我再帮忙调色的。
吕小羽:你怎么看待目前的珠宝产业?
吴艳华:我觉得国内的珠宝发展将分为两部分,标准化产品与非标准化产品。非标准化产品,大公司乃至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嫌麻烦。只要肯认真专注,工厂是有的做的,没有工厂生产,销售端哪有东西卖呢,说工厂没得做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心变浮躁了,急于求成。
吕小羽:为什么取名桦旭,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吴艳华:这个名字,好多人误解,以为我喜欢用自己名取一字来命名,其时我没有。
桦字,来自于我入珠宝行业的第一家公司「香港利桦」,旭字,是在想用什么字来配桦字时,刚好从办公室窗口看到楼下的”旭东灯饰有限公司“的旭字,感觉不错,就拼一起了,毕竟旭字在汉语代表阳光。我理解的是有过去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