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艺轩猛犸牙雕精品馆创建在2012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楚钜与其闭门弟子马卓斌共同创立,专注制作以猛犸牙为原材料的各种花舫。
牙雕是指在象牙上进行的一系列的雕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目前牙雕制作为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
中国象牙雕刻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既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在技术上有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交通便捷,讯息技术的发展,各地牙雕艺人频繁交往,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各地区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其他还有天津、福州、乐清等地,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的风格也逐渐的淡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精细工整,玲珑剔透的广州牙雕以广州为代表,故称之广州牙雕。
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从此,广州牙雕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有别于苏州、北京、扬州、杭州等地的艺术格调,并对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艺产生了影响。
象牙船是广式牙雕的一大名牌产品,其代表作品是花舫,造型主要参考古代帝皇御用的“紫洞艇”的结构特征,加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别出心裁的构思,精心制作而成。该产品有悠久历史。
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从此,广州牙雕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有别于苏州、北京、扬州、杭州等地的艺术格调,并对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艺产生了影响。
潘楚钜
高级技师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
陈家祠博物馆艺术顾问
大大新象牙工艺厂艺术顾问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顾问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潘楚钜是当代一位无师自通的优秀自学成才者,他长期精心研究,对象牙花舫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创作出一大批造型新颖、船舱层次多而富有变化的高精品,在全行业中独领风骚,受到行家的敬重,被公认为“船王”。
1981年,潘领班完成第一件双体巨舫《双龙出海》,被新加坡客商重金购去。1987年,潘领班完成第二件双体巨舫《双凤朝阳》,在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后,被征集为国家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1991年完成的《孔雀舫》是他供职大新象牙工艺厂最后作品,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1993年,潘被轻工业部评为“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2年,马卓斌成为潘楚钜大师的关门弟子,有幸获得其真传,在技艺上有惊人的进步,在国内评比多次获得奖项,成为最有潜质的新一代接班人。
1985年创作设计了一件十五层的大画舫,《双凤朝阳》先后被选送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1987年该作品被列为国宝被征集,后移交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作永久收藏和长期陈列。
1991年创作了一件10层《孔雀画舫》,该产品被认定为稀世珍品,由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购藏,同时聘请本人任该馆的业务顾问。
猛犸牙雕《五福临门》获2016国家级评比金凤凰金奖及广东省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原创金奖。
1997年《娱乐升平花舫》被评为广州市工艺美术珍品由广州市博物馆收藏。
马卓斌
广东省牙雕技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出生于牙雕世家,家中第三代传人,师承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潘楚钜学习牙船制作十五年有余,是潘大师闭门真传弟子,2009年进入大新象牙厂工作,后与其师傅共同创立卓艺轩猛犸牙雕工作室,使用猛犸象牙致力传承制作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各种画舫,其作品在国内十多次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金奖,其中大型牙雕作品《龍行龘龘》更是入围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称号,山花奖是中国最高规格的艺术类奖项,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代表作品龍行龘龘(第十三届山花奖入围作品)尺寸100X26X65
作品龘行龘龘,采用三条神龙作为主要载体,再在船身刻有多条花纹神龙,前中后三栋主要载体,再在这个基础上细分成五个独立建筑,船身刻有人物数千个,而且个个神态各异,有的凭栏远眺,有的临江赋诗,有的品茗对弈,一片娱乐升平的景象,图案花纹更是变化无穷,门窗活动自如,使得整件作品富丽堂皇,玲珑剔透,尤其拼接工艺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寓意多条神龙腾风的意思。
龍行龘龘作品细节图
龍行龘龘作品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