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医用防护服行业基本概念
● 相关概念
● 产业链分析
三
医用防护服发展现状分析
●发展历程
三
我国医用防护服趋势展望

正文字数:2318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医务人员在进入特定区域的人群所用的防护性物品,它具有隔离病菌、有害超细颗粒等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加工基地,每年全球约用掉1.8亿件一次性(用即弃型)手术衣,其中有60%在中国生产加工。我国医用防护服产能集中在素有“卫材之乡”的河南长垣市和“中国最大的无纺布基地”的湖北仙桃市。
一. 医用防护服行业
基本概念
(一)医用防护服行业相关概念
1、公共安全与应急用品
2、防护功能器械类
3、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穿戴的各类服装
二. 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
现状分析
(一)医用防护服行业发展历程
1、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个人防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在疫情扩散前呈稳定增长趋势,个人防护用品市场规模将近千亿元。我国己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加工基地,每年全球约用掉亿件用即弃型手术衣,其中有60%在中国生产加工。2014—2019年,中国个人防护用品的市场规模(按终端销售额计)由542.5亿元增长至87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0%。2020年初,中国个人防护用品行业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内出现产品脱销与价格哄抬现象,迅速拉动市场规模与增速。伴随疫情扩散,供需缺口出现,行业增长速度大幅提升,2014—2020年中国个人防护用品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下图所示。
三. 医用防护服行业
趋势展望
市场上医用防护服存在质量良莠不齐、标准不一等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用防护服用量激增,成为一线抗疫迫切需求的重要医用防护物资,为了使医用防护服健康有序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开发新型医用防护服材料,并开发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有疫情等应急情况发生时,相关新材料企业能够迅速转产,以满足防控需要。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标准相比,我国医用防护服标准侧重技术和产品标准,在方法和管理标准不完善。后续建议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参照ISO和CEN标准,对我国医用防护服标准不断完善。同时,必须严格谨慎执行医用防护服标准,这对保障广大医护人员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物资储备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样建立医用防护服储备机制至关重要。医用防护服储备要以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医护人员以及人民生命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医用防护服储备功能和规模。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三. 结 语
综合整理 | 长垣市职业装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