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付集镇有个双庙村,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几十亩池塘波光潋滟,池塘边是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民居……村民像是住在公园里一样。
双庙村538户2789口人,2771亩地,是付集镇的“明星村”。变身“明星村”,双庙村有三招:一是优环境,二是上项目,三是建大棚。
双庙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子脏、乱、差,组织软弱涣散,在全镇考核中倒数第一。李民中是村里的能人,他走南闯北,当过煤矿工人,曾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是项城市人大代表。村里的落后让李民中忧心:“我想为家乡干点实事,让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2010年4月,事业有成的李民中从郑州回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村里到处是废弃坑塘,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李民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坑塘,并在池塘里种莲藕、养鱼,上面建长廊、凉亭,岸边铺青砖小路,把树栽上、花草种上,百余亩废坑塘被打扮得格外漂亮。
深坑塘养鱼,浅坑塘干啥?盖厂房!村里在废坑塘上建成了三个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厂房。在村服装厂,李民中指着偌大的厂房说:“这些就是在废坑塘上建成的。”
厂房建起来了,村里环境好了,双庙村开始招商引资上项目。项城市有个产业集聚区,大项目集中在集聚区里,双庙村引资上马轻工业项目。从2014年开始,服装厂、沙发厂等先后落地双庙村,吸引本村和附近村近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村里开了服装厂,我们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45岁的村民苑玉华说,“厂里有20多名工人,每人平均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
双庙村还利用国家扶贫资金,投资2328万元建设了30个大棚,占地80余亩,用来发展蔬菜和食用菌种植。
如今,双庙村像公园一样漂亮,人居环境全镇第一,村集体收入从负债10余万元增至如今的近30万元,排名全镇第一。
双庙村下一个目标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振兴家乡贡献力量,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过上幸福生活!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