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衬衫最大的区别,
根本不在胸和腰!
是不是吓得你翻出了衣柜里自己和对象的衬衫?
实际上,这一点在服装行业中甚至是一个隐性规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男女衬衫在设计上最明显的区分标准。
小小的衬衫纽扣,
却有历史悠久的讲究!
要研究这个问题,得追溯到纽扣开始被用于连接衣襟的13世纪。那时的欧洲,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得起带纽扣的服装。
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子的服饰是要靠仆人帮忙穿上的,所以纽扣位置设计考虑的是他人操作的便利度。
而男子则自行穿衣,在设计上迎合了大部分人使用右手操作的习惯。纽扣普及之后,这样的设计也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男女衬衫纽扣的这种差别,其实就是男女社会地位差距的体现。当时的男性比女性更独立,因而更具有话语权。
在后来的使用中,这一设计已没有实际意义,但它仍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习惯的力量之外,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服装在性别上对人的限制。就像女生就得穿裙子、男生就得穿裤子一样,男左女右的衬衫扣设定似乎也是理所应当。
几个世纪过去,今天我们穿着的服饰与过去早已大不相同。尤其是近百年,服装发生了比以往更迅速更剧烈的变化。
就女装而言,如今司空见惯的女式裤,在18-19世纪的巴黎还是颇具争议甚至可能违法的存在。
但上世纪的女性就学会了质疑与反抗。她们剪去长发、穿起男士衬衣、披上西装外套,大大方方地走上街头。
大廓型、无腰线的服饰受到欢迎,时尚圈也不断推出像吸烟装这类中性风格的服饰,一次次向保守的服饰性别观念宣战。
不平等的世俗观念是需要被打破的。女性不再甘于停留在被轻视、被忽略的社会地位,她们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女性的价值并不只在传宗接代、料理家务,她们也能挣钱养家、参军报国、参政议政……除了在实际行动中争取应得的权利之外,服装作为她们手中表明态度的媒介,不断传达出对社会待遇的变革诉求。
可以说,现代时装史就是一部平权发展史。
话说回来,衬衫纽扣男左女右这一规定被打破的现象,不仅是部分品牌对世俗既成观点的挑战,更反映了现代人多元化的时尚需求。
蝉爷也曾经在后台收到过“女生能不能穿男装”的问题。其实只要你喜欢,没什么不可以的。而中性风服饰的盛行,恰好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再被服装定义,而想通过对服装的驾驭,穿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3世纪的衬衫扣设计,不应成为束缚我们现代着装的理由。带有强烈性别标签的服饰,已经不足以征服具有独立穿着态度的人。
我们应该感谢这小部分走在前面的人,让我们看到了时尚与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无性别主义”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时尚观念的转变,更是平权意识的觉醒。
终有一天,我们将无须再用“男友风”之类的词汇来形容一件衣服,而是堂堂正正地向大家宣布:这就是我自己的衣服。这就是我想成为的、我最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