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郑德均,男,1981月8月生,四川雅安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色彩研究中心主任,绍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曾任香港理工大学计算学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兼任国际SCI期刊Textile Rresearch Journal(纺织品学术国际顶级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绍兴市特聘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330海外英才计划”B类入选者、中国柯桥纺织花样与面料设计大赛评审专家。
我本科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专业是工科与艺术交叉的纺织品设计。大学毕业后,在工作过程中我感觉心中的理想并未实现。怀着对专业的憧憬与热爱,我选择了继续深造,师从国内材料学专家石风俊教授,获取了硕士学位,于2007年1月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郑德均接受浙江日报融媒体记者的采访
2012年,博士毕业时,获得了很多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可以留校做研究工作,也可以到香港的企业做技术开发。面对众多选择,我最终选择回到内地发展,来到了绍兴柯桥。香港纺织业实体产业少,留给我的舞台也小,加上在读博士期间,我对柯桥的纺织产业有过一定的了解与考察。柯桥打造的“国际纺织之都”吸引了我,她是一座历史文化深厚,创意与时尚产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和我的专业非常契合,我觉得我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博士导师胡金莲教授,作为当时柯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在柯桥的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在导师的推荐下,我与柯桥政府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且我的创新创业设想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彼时,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正好整体迁建柯桥,学校向我抛来了橄榄枝,我觉得大学的平台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实现自己的初衷抱负,培育出更多的技术人才,于是我选择了之江学院作为我的工作常驻地。事实证明,来到柯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我本科和硕士的研究方向是纺织品设计,博士攻读的是计算机专业,跨专业的学习让我同时拥有了纺织设计和信息开发能力,为我后来从事开发花样比对系统奠定了专业基础。

我开发花样比对系统,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与柯桥城市产业发展有关,纺织面料是柯桥的重要产业之一,全球近1/4的纺织产品在柯桥交易,而面料的核心附加值则在于花样设计。2020年,柯桥全区设计师达5000余名,纺织业创意设计研发收入3.24亿元。一款面料的市场价值,并不是简单的高端或低端的概念,对于特定的消费人群,花样设计决定了这款面料受不受顾客的喜欢,也决定了面料销量的高低。花样是面料生产销售最核心的抓手之一,也是柯桥纺织产业的核心要素之一。二是与柯桥政府对花样保护的高度重视有关,很早的时候政府部门就关注到了花样保护的问题,在纺织行业,图案设计作为提升纺织品价值的重要元素之一,花样创意设计是非常容易被剽窃的,在大量运用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图案版权矛盾纠纷。传统花样比对过程都是人工比对的,无法从海量的图片中精确完全筛选、甄别,有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保护创意设计,早在2013年前,政府就想开发类似的系统。也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探索。

2018年,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柯桥区政府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花样比对系统”。时任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寿志平找到我,要我来开发这个系统,因为我研究的细分领域,和这个项目的技术能很好地匹配。寿局长在听完我的方案陈述后,觉得我的方案特别好,当时他说了一句“你就是为柯桥而生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项目启动之前,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做了长达半年的市场调研,因此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系统,并在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上公开发布了。2020年1月,“花样比对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多来,系统使用效果特别好。据统计,通过我们的系统对花样进行比对,平均每100个花样申请中,就有五六个存在重复或者侵权的情况。这样来看,这个“花样比对系统”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不去鉴别,在未来花样设计版权纠纷中或者花样设计证书的公信力方面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后来这个系统入选了浙江省委的观星台明星应用项目,面向全省推广、展示。这也是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重点推荐的一个数字化改革项目。

2021年4月22日,作为浙江省全域数字法院改革重点应用项目,我团队负责建设的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系统正式面世,意味着在设计图案版权领域,借助AI智审进行图片查重、精细审判的数字正义时代已经到来,版权保护正式进入AI时代。系统中已有103000余张浙江省版权局登记的美术作品作为溯源数据库,实现“一键”对权利人图片溯源。系统开发了单图溯源、创新比对、相似比对三项功能,分别应对单图溯源模块、创新比对模块、相似比对模块三种不同诉讼场景,着力版权保护中花样版权原创情况难查、创新程度难定、事实认定难断、市场秩序混乱等司法痛点。

除了“花样比对系统”和“版权AI智审”系统,我和一家企业还合作开发了一个“花样自动设计系统”。起初,这家企业的老板听说我是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对我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就找到了我。那是2018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厚,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冒着大雪来学校找我,让我非常感动。在我和这位负责人聊完之后,我感到热血沸腾,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企业家都是为了钱去做事情,而这位企业家不是,他的眼光确实非常长远、精准,他是非常真诚地想去做这个“花样自动设计系统”。但是这个系统的开发是有风险的,是一件投资了不一定能得到回报的事情。非常幸运的是,“花样自动设计系统”成功开发出来了,现在也很好地被运用。

我认为,中国轻纺城要想提高发展水平,一定要找准定位,找到一个发展亮点,数字化改革是一个机遇。当今社会的发展很快,未来一定是一个数字化时代,国家也在极力加大科技投入,柯桥积极与浙江省的数字化改革相结合,我相信,这一定会对当地产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作为新一代的柯桥人,我们有责任为柯桥的未来发展出力,面向未来,勇于应对挑战,进一步激发轻纺城的巨大潜力与市场活力。
时任柯桥区副区长祝静芝在学院党委书记郑雅萍陪同下慰问郑德均博士
在我看来,轻纺城未来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一定要坚持抓住数字化改革的机遇,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也是浙江省今后发展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柯桥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部分,要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柯桥的实际情况及轻纺城的特色去设计规划。二是数字基建是柯桥改革的关键点,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便利性、数字化的快捷性,进行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通互联,加强沟通与联系,做轻纺产业数字化方向的领头羊。三是政府要加强更多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四是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一定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将生产方式变革与数字化高效结合,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最终实现降本增效,这是数字化的本质所在。我相信,只要抓住机遇,积极创新,一定会促进轻纺城的产业升级,提高纺织数字化的发展水平。
郑德均接受绍兴布商研究中心赠书
访谈时间:2021年4月14日
文章来源:全球布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