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华美讲堂 | 七夕乞巧 女红传奇——中国女红文化技艺与藏品分享

发布时间:2022-07-27  阅读数:10318

华美讲堂 | 七夕乞巧 女红传奇——中国女红文化技艺与藏品分享

图片

七夕乞巧 女红传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七夕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节庆气氛历来热闹且浪漫。那么,古人在“七夕”这天都干什么呢?


图片


七夕节的主角自然是闺房女子与出嫁女子,对于女性来说,这个节日意味着乞巧与竞技,所以七夕节又称“女红乞巧节”。


“乞巧”是“乞”什么样的“巧”呢?


“乞巧”是一种隐含祈愿意味的女红风俗,“乞巧”中女红并非最终目的,因为以前的女红价值多体现在各类家风女红上,所以七夕更像是在女红竞技中对自己幸福的祈愿:祈祷自己心灵手巧,祈祷婚姻爱情顺遂。


图片


“织”与“绣”皆是女红的主要技艺,但两者却是各自精彩的“绘画方式”。凡衣、帽、鞋、云肩、眉勒、荷包、挽袖、饰品挂件,无不由母亲、妻子、女儿精心选色、画样、织绣,样样件件极具形式感与美感。


图片


2022年8月4日,七夕节下午2点,中国纺织出版社华美讲堂邀请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谭丽女士,为我们带来《七夕乞巧 女红传奇——中国女红文化技艺与藏品分享》直播讲座,看一看古人的七夕定情荷包,与技艺精湛的“斗巧”挽袖,探寻精深的中国女红文化,共同感受古今中式浪漫隽永的爱情传奇。



图片

Tan Li
讲师介绍 • 谭丽

图片

清代、民国服饰藏品民间收藏家,传统服饰文化美学践行者

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


谭丽女士自幼生活在民族众多的广西自治区,耳濡目睹了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习俗和传统礼仪,特别是民族服饰文化和各族的女红文化深深激发了她,她在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故土文化的同时,北上首都寻求更高层次地研究与继承服饰非遗的技艺,更广泛全面地收集、收藏民族服饰。

2016年到全国各地走访织造、印染业的非遗传承人老师,了解古今的非遗技艺;

2017年起携原创服饰品牌:芸裳晶彩、一布帛一琳琅;

2018年着重传播与推广中国传统服饰与非遗技艺,参与近30余场古琴、茶艺、传统文化与礼仪等主题雅集活动;

2019年携自主设计、缝制的“芸裳晶彩”系列民族服饰与清代服饰藏品,参加石家庄的非遗服饰走秀活动;

2020年,携带自主品牌“芸裳晶彩”创作的民族服饰、服装,参加了海南卫视“国潮秀场”节目录制 ;同年参与中央电视台3频道“向幸福出发”等节目录制,并为节目主持人、小演员们的服装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2021年受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之邀,举办 “爱满京城 相约幸福”七夕节定情信物(荷包)展;同年9月,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录制台海之声“两岸好生活”节目;10月,参加央视2频道“一槌定音”节目录制;

2022年在北京著名银帝艺术馆举办谭丽个人“百年家风 织绣传承—中国百年儿童服饰及家风物私藏展”。

时间:2022.8.4 周四下午14:00

费用:免费

形式:直播

报名方式: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报名


图片

中纺社华服志客服




HE BAO


古代定情信物之一

小巧方寸之间

尽显女红刺绣技艺之精华


图片


图片




WAN XIU


七夕女红巧手的“斗巧”之作


图片



图片


更多精美藏品与文化分享,敬请期待华美讲堂8月4日下午14:00《七夕乞巧 女红传奇——中国女红文化技艺与藏品分享》直播讲座。


图片


文章来源:华服志 志华服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