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刘强东刚刚代言完海澜之家,这下轮到马化腾了?

发布时间:2018-02-02  阅读数:10731

最近腾讯系投资部的人都很忙。唯品会、永辉、家乐福、万达……

最近腾讯系投资部的人都很忙。唯品会、永辉、家乐福、万达……

就问,还有谁没买?
 
就前几天,刘强东穿着海澜之家拍了张硬照,在微头条中发消息“2018中国男人两大标配:上京东、买海澜;做男人、很简单!我为海澜之家代言!”


于是一票网友纷纷跑去林更新微博底下关心安慰“被失业”的林更新。
 
后来连林更新也坐不住了,发微博问:“东哥,您是全新代言人吗?”


前有格力董明珠和聚美优品陈欧代言的自家产品,难道大强子真的就成了海澜之家代言人?可别忘了,友商在让品牌“二选一”的时候,在京东撤店的品牌里还有海澜之家的名字呢。
 
但是之后不久,海澜之家就在京东上又开起了旗舰店。其实二选一这种问题,对于海澜之家这样的体量来讲,还真不是事儿。因为海澜之家对于线上销售的依赖,没有那么深。我们来看看。
 
海澜之家作为中国营业额最高的服装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1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5000多家线下门店,已经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巨无霸,连在资本市场收购不断的安踏2016年的营业收入也只有个133亿元。

更何况,海澜之家卖的还是男装。而海澜之家去年也尝试横向投资,1亿元入股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UR,也展现了其不小的野心。


2013年海澜之家的周建平在投资者见面会上那句“我要和优衣库拼了”更是记忆犹新,曾经一度还被市场传为笑谈。

那个时候国民品牌在zara,H&M,优衣库,gap等一众快时尚品牌的凶猛扩张下难以喘息。毕竟商业战略上的差距,是无法用战斗的执行力来弥补的。

而2013、2014年也是阿里巴巴和京东接连上市的年代,电商的夹击下,线下服装品牌更加毫无还手之力。但是海澜之家却逆势增长到5000多家门店,总营业面积100万平米,170亿的销售额。
 
而如今,外传腾讯系入股海澜之家一事,又把记忆拉回到了给海澜之家“代言”的刘强东的那张硬照上。线上的一众大佬纷纷跑到线下拉帮结派,对于线下来说,没被TA看上真的只能说你江湖地位不够。如今商超站队完了,终于轮到服装了。


从“二选一”来看,服装之于阿里巴巴真的是别人都不能碰的大蛋糕。服装是阿里最大的品类,阿里的利润是700多万淘宝商家和12万天猫商家生生不息地贡献的,服装对于阿里就是最大的输血来源,也是阿里不断向其他业务投资和扩张的命脉。
 
这也就是腾讯系(腾讯+京东)为了对战阿里,要争取到海澜之家的原因,大强子还为此博出位为海澜之家代言。
 
当然,拉帮结派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决定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商业地产相似,都是做流量的生意,这也是线上的同志们跑到线下的另一个原因。
 
之前百丽被私有化,也是类似的思路。百丽年销售额超过四百亿,规模更高过海澜之家,因为有运动品牌的业务,单单卖鞋也要比海澜之家规模更大。并且这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家直营门店2万家(女鞋13000家,运动7000家),实现全面自营,管理,掌控的企业。一般这类企业,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都是过关的,落地的问题不会出错,重要的是战略转型。



高瓴资本的张磊所看重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入口”观念。2万家门店的入口,在品牌层面来说,是最大的入口。百丽的直营门店每日进店人数600多万,在互联网行业,就是600多万的DAU,一年就是22亿人次。

百丽一年卖出6500万双鞋,3500多万件衣服,加起来1亿个单品,算下来转化率就是4.5%,这可比很多互联网流量的转化率都要高了。
 
最大的线下入口其实还不是百丽,是万达。
 
截至2017年底,万达广场数量已经达到235个,持有商业面积3151万平米,年客流量32亿人次。作为入口的话,简直比总营业面积100万平米的海澜之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果不其然,前段时间腾讯、京东、苏宁、融创也和万达搞在一起了。
 
线上线下横向抢入口,纵向抢品类。我有微信流量池和游戏印钞机在手,来,我们玩一把大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