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园区动态 | 新华日报:沭阳 奋力奔跑 谱写高质量发展精美华章

发布时间:2022-10-10  阅读数:12794

园区动态 | 新华日报:沭阳 奋力奔跑 谱写高质量发展精美华章

图片


十年发展谱华章,砥砺奋进攀新峰。党的十八大以来,沭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跨越赶超,努力多作贡献,在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当好排头兵,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过去十年是沭阳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美华章。

工业突破铸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图片

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沭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0个,计划投资总额828.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商引资考核全市第一。

“沭阳靠工业起步,更要靠工业走向未来。”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彭伟说。近年来,该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以打造“苏北工业强县”为目标,紧抓工业突破、项目攻坚、营商环境提升三个要点,全力铸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赶超。

产业做大做强,最终要落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近年来,沭阳坚持项目招引、建设“双轮驱动”,聚焦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签约抓开工、开工抓竣工、竣工抓投产”,力争做到产业项目“招得来、落得下、产得出”。

2022年4月,总投资150亿元的桐昆集团沭阳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覆盖纤维、纱线、面料全产业链,是沭阳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也是沭阳纺织产业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

2021年,沭阳招引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增长34.19%;全年平均每3天落地一个亿元项目、每4.5天建成一个亿元项目。

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高效率的背后,是沭阳县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激发了全县上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工作热情。

沭阳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构建“协作组大统筹、园区主战场、部门乡镇当先锋”的招商格局,创新实施“1218”招商机制,成立由县党政领导领衔的18个招商引资协作组,每个协作组挂钩相关部门,将党员干部推向招商一线。

沭阳拥有苏北唯一落户县城的国家级经开区——沭阳经开区,2021年新落户亿元项目102个,占全县的84.2%,是该县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主引擎。

在项目招引上,该园区成立区重大项目招商办和5个区域专业招商局,出台经开区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在项目建设上,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天天查、周通报、月推进、重点问题随时会办等方式,切实把“数字项目”变成“真金白银”。

在沭阳,每月都有签约仪式和现场观摩,每季度都有集中开工,形成了人人参与招商、人人服务招商的浓厚氛围。

目前,沭阳经开区获评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昆沭高新园进入省特色园区候选名单;3个小城市区域工业园全部纳入“一区多园”管理体系,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升;4个道口乡镇工业集聚区启动建设,16个项目集中开工,乡镇工业新增长极加快形成。

“要保持发展定力,立足自身,破解难题,练好内功,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说。

当下,沭阳正埋头苦干,以“二次创业”的豪情壮志,瞄准将沭阳打造成苏北工业第一县的目标,高质量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民生工程增加群众获得感

图片


10月1日,备受沭阳市民关注的台州路改造后竣工通车。该改造工程长约3.442公里,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时速50km/h,双向6车道。该工程同步建设景观廊道(含游步道、亲水河道),杭州路至珠海路段增设中分带,改造后的台州路从杭州路至珠海路依次分为:康养人居段、缤纷花园段、绿韵氧吧段、生态乐活段。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用力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彭伟说。

金秋时节,走进沭阳县教育小区,道路宽阔干净、楼房亮丽整洁、绿化郁郁葱葱,设施配套完善,令人心旷神怡。

该小区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16栋楼,入住700余户,历经20多年的岁月磨砺,基础配套设施逐渐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2021年9月,在居民的热切期盼下,该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之一,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改造施工。改造后的教育小区,楼道墙面整洁干净、路面平坦通畅、机动车停放有序、健身器材齐全,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实事的实施不仅让城市大变样,也让生活更美好。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沭阳塘沟高级中学(原名沭阳杭州路高级中学)备受群众赞誉。该校占地125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是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东校区,也是沭阳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沭阳扎实推进18类100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投入,全力打造区域服务新高地,吸引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沭阳集聚。

“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强化民生保障、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群众的刚性承诺。”王瑞说,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做实,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地加快推进。

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把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实实在在成果……在推进民生实事的过程中,沭阳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照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科学谋划推动项目建设,紧扣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全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今,在花乡大地上,随着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乘风而至、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不仅温暖着沭阳人民的心,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压实责任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图片


一直以来,沭阳县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围绕营商环境建设,以上率下、以干为先,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整体营商环境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今年5月的全县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更是提出了全力塑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办事最快、服务最好”的“四最”营商环境要求。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全县上下要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硬责任扛在肩上、作为硬任务抓在手上。”彭伟说。

“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中,沭阳制定了100项具体任务清单,使任务清单更加精细、精准、精心,更加注重企业诉求回应,充分考虑了企业关注的重点事项,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完善,更加注重服务便利贴心。每一条具体任务事项都做到了目标可量化,措施可操作,成效可感知,并且都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确保任务有人认领、责任压实到位。

沭阳审计等部门强化监督,助力发展,紧盯企业全生命周期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对标全省最优标准,细化量化目标任务,通过进一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间、压降业务办理费用、增强窗口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营商环境提升目标,推进考核评价指标的大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被沭阳作为提升区域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吸引投资,过去是拼政策,现在是拼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提升城市竞争力,才能赢得更好未来。”王瑞说。

沭阳聚力打造“五优”环境,即:强化政策扶持,打造最优惠稳定的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越公平的市场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最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筑牢法治基石,打造最优良透明的法治环境;提供暖心服务,打造最优厚“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全力推进各类投资环境的大提升。

同时,沭阳还聚力精准精细监督,创新设立“2+N”营商环境监测点,进一步畅通问题投诉渠道,积极整合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同时坚持“以案破题”,以干部作风大转变来推进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的大提升。

每月一通报活动推进情况,问责“营商便利度”指标进度落后单位;每月一评选“先进典型案例”与每月一曝光“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有机结合纪委监委监督、人大专题质询、审计、巡察、12345热线投诉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沭阳招招动真碰硬,进一步擦亮营商环境“百强县”金字招牌。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昕彤
校对/赵婷婷 张海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