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提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纺织产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的代表,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体现。纺织行业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频共振,将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历史前进的大势中前进。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再一次成为了关注焦点。这一战略选择,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经落定锚点。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回望“十三五”,中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作了多次重要部署,无论是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还是提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始终不变的核心逻辑就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十年荏苒,初心未变。经济发展着力点的判断稳健可预期,再一次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政策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乃至2035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在夯实实体经济中发力。据专业人士分析,按照经济学的分类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实体经济里最重要部分的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报告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着力点和“重点”“高度重视”的意思相接近,并合乎逻辑地联通到操作,因此此次的“着力点”提法,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强调,意味着我们发展经济、实现产业升级主要发力的抓手,要落在实体经济上。我国经济已从原来的有高速度发展特征的、年度两位数增速的粗放型发展,调整转变为寻求中高速的集约型高质量发展。此次报告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思路,要把高质量发展的最基本底盘放在实体经济的升级发展上。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脊梁,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是实体经济升级发展最主要的部分。目前,我国的制造业还是“大而不强”,纺织产业作为制造业实体经济的代表同样面临这项问题,必须通过不断地升级发展来解决,这是我国实现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驱动力。纺织行业是高度发展的分工和协作的生产过程,上、下游产业链极长,纺织产成品属性复杂,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典型的实体经济代表。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纺织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聚焦“科技、时尚、绿色”,加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当下有利政策引导下,纺织行业要稳步提升行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强化产业规模、体系优势,树立起“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产业形象,构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的产业定位,实现“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的产业愿景。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