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马”)正式登陆A股,在革基布行业深耕十余年后,作为行业龙头,此次顺利上市也让云中马成为了二级市场“革基布第一股”。招股书显示,此次发行新股3500万股,募资净额6.26亿元,最重要的募资用途是年产50000吨高性能革基布坯布织造生产线项目建设。
据介绍,云中马专注于人造革合成革基层材料——革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革基布产品主要销往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商,最终应用于鞋、箱包、家具、装饰材料等消费品。2018年-2021年,云中马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16.51亿元、11.3亿元、1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63.31万元、9230.62万元、1.07亿元、1.20亿元。
在革基布这个市场竞争充分的细分行业中,云中马一路蹄疾步稳,在小市场中博得大份额。上市前夕,公司董事长叶福忠分享公司一马当先的背后奥秘。
“我认为云中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离不开选择了一个好的行业。”叶福忠极其看好公司所处赛道。云中马专注于人造革合成革基层材料——革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商,最终应用于鞋、箱包、家具、装饰材料等消费品。
天然皮革因其优良的天然特性被广泛用于生产日用品和工业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皮革的需求成倍增长。由于动物原皮资源全球性匮乏和加工成本迅速提升,天然皮革的供给能力在逐渐萎缩。
为解决这一矛盾,合成革应运而生。叶福忠介绍,合成革出现至今虽然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合成革、人造革及其革基布还是个尚属朝阳的产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动物保护理念的提高,真皮已经逐步被人造革、合成革所替代,合成革、人造革已经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革基布的行业增量值得期待。研究机构认为,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恢复,预计2021年至2025年我国革基布的产量和销量将分别以4.6%和5.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2025年我国革基布的产量及销量将分别达到193.6万吨、189.8万吨。
在行业转变提速的过程中,云中马如何做到一马当先?
叶福忠表示,秘诀在于云中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质量第一。目前,革基布行业众多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供应质量不稳定,以低价策略参与市场竞争,无法持续满足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对革基布产品的质量需求。
云中马没有选择这样的快车道。据叶福忠介绍,公司拥有严格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严抓产品质量。目前,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ISO45001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云中马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已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产品销往浙江、福建、安徽、广东、江苏等地。2019年和2020年,公司针织革基布销量分别为11.43万吨和9.65万吨,分别占针织革基布行业市场规模的16.68%和15.97%。“云中马”牌革基布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市场口碑,形成了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盈利水平。
“公司虽然处于相对传统的制造业,但是在工艺和技术上一直追求自主创新。”叶福忠表示。从2016年开始,公司率先开始了对于传统基布生产工艺的革新,自主研发湿拉毛技术。
传统工艺主要分为染色—预定型—拉毛—定型四个环节,在预定型和最终定型环节都要用到定型机,定型机的多少将决定产能的多少。云中马研发的湿拉毛技术省略了预定型环节,把这个环节里面的定型机解放出来,放到最终的定型环节,可以在不增加生产设备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产能。
“湿拉毛工艺有个特点,每个产品都要改成湿的工艺,涉及的工艺环节很多,同行很难模仿,就算能模仿也只是一两个产品,而我们目前已经做到全产品都能应用湿拉毛技术。”对于技术上的硬实力,叶福忠颇为骄傲。
上下游协同研发是云中马技术创新上的重头戏。由于革基布是人造革、合成革的关键基层材料,公司要准确理解人造革、合成革客户的产品开发需求并形成革基布开发方案。公司的研发工作同时深入到坯布设计和生产阶段,与坯布供应商充分沟通完成协同研发。在上下游协同研发的模式下,公司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策略,积极了解市场动向和流行趋势,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登陆资本市场后,叶福忠认为,公司将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当然,对于外界的期待,我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扬拼搏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不负大家的期待。”
-----------------------------------
来源: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