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上,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了《擘画RCEP框架下开放共赢的产业新图景》主旨演讲,《纺织服装周刊》特将讲话原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广西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前沿,供应链是新形势新变局中全球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很高兴今天与各位在一片盎然生机中相聚在壮美广西、活力平南,共同参加第十五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纺织界同仁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对促成这次会议成功举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世界发展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开放共赢是人间正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寻找供应链发展的动力和空间,符合世界人民、全球产业的共同利益。2021年RCEP成员GDP占全球比重为30.5%,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协定的生效,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合作、开放融通提供了崭新机遇。
纺织产业是RCEP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重点领域。2021年,全球纺织服装出口排名前十国家和地区中,RCEP成员国家及地区占据4席,分别是中国、越南、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出口额占前十国家和地区比重的64.8%。RCEP区域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中心。区域同时涵盖了全球多个重要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在RCEP框架下讨论全球纺织供应链的未来具有现实价值。通过经验分享,凝聚共识、明晰方向,推动务实合作,会议的举办对于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脉络、推动全球产业复苏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创造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为纺织服装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分享几点认识。

一、中国纺织工业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纺织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频共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纺织工业定位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推动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纺织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锦绣源自人民力量,融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从一滴油、一块煤、一粒蚕茧、一个贝壳、一颗树到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服,纺织行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性强,创造2000多万人口的直接就业,带动着其他产业与新兴职业的创新发展。随着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演进,纺织行业具备将人口优势进一步转变为发展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能力与潜力。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2021年,中国劳动生产率达16512美元/人,高于越南(3905美元/人)、印度(6688美元/人)等国家和地区。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纺织行业是增进人民权益、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
2、锦绣铺满中华大地,融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过程。东部与中西部的产业势差,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供需关联,县域与乡镇为主的集群产业形态,使得行业成为推动区域协调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发展推动着城市群经济、乡村振兴、边疆发展,广西是鲜明的体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桂平市木乐纺织服装集聚区、港南区羽绒产业集聚区等快速崛起。产业发展带动着区域繁荣与人民富足,是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区域差距的重要力量。
3、锦绣蕴于大千世界,融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代先进制造体系的重要体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装备创新创造服饰之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世界多元文化化育锦绣之美。特别是材料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使得万物可织的趋势更加明显,从深海深空到道路建筑,应用边界不断延展。行业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持续提升附加价值,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持续扩大品牌影响,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行业是丰富物质财富、树立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4、锦绣妆点青山绿水,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资源要素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容量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最早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工业部门之一,纺织行业在可持续管理创新、节能节水、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方面走在前列,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重要推进者。行业积极应用绿色技术,推动绿色消费,完善绿色标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低碳转型。2016年以来,共有251种绿色设计产品、91家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1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单。行业是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之美相融共生发展形态的重要力量。
5、锦绣融于内外循环,融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纺织行业以规模庞大、稳定顺畅的产业循环,带动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在产品、产能、品牌、资本的往来中,实现全球产业、全球发展。衣被天下,布满全球。2021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50%以上;化纤产量6709万吨,占世界比重的7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31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以来,行业累计对外投资超过110亿美元,有效带动了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发展。在开放合作中创造共同价值、服务人权事业,行业是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作为重要的参与者,纺织行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民生的压舱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是不确定国际环境中实现国际合作确定性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带来超预期的压力。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0.4%;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345.4亿元,同比减少23.6%。纺织行业依托规模优势与体系优势积极发力,在多重目标间寻求平衡,实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
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562.5亿元,同比增长 3.1%。消费市场的线下渠道零售降幅收窄,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9273亿元,降幅较1-8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出口维持较快增长。2022年1-10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732.5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纺织品出口1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6.8%,服装出口1475.9亿美元,同比增长6.2%。1-9 月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投资增速分别为 6.3%、30.8%、32.0%。
中国纺织行业以自身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全球供应链韧性,是构筑安全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要力量。

二、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系统性重构



三、要把握RCEP赋于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大重构蕴含大机遇。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形式,区域贸易协定发展是保持供应链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疫情重创全球发展的形势下,RCEP对于纺织服装行业具有特殊重要性。
2015—2021年中国纺织业对RCEP成员国累计投资额占纺织业整体投资额的37%。2021年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和地区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87.6亿美元,占行业对外贸易比重的28.7%。其中,中国向RCEP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870.4亿美元,约占我国纺织行业对全球出口额比重的28%,进口纺织品服装117.2亿美元,约占我国纺织行业全球进口额比重的42%。东盟和日本是我国纺织业的重要出口市场,日本、韩国是我国纺织机械、功能性面料等的重要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为我国提供了大量优质羊毛原料。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和地区纺织行业在全产业链的合作规模空间巨大,未来前景广阔。RCEP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一是市场延展机遇。RCEP框架下,各国和地区对中国纺织品的自由化承诺超过94%,中国对纺织品的自由化承诺超过95%,开放程度均居第二位。受惠于关税减让承诺、原产地累积规则、自由化便利化措施,纺织行业能够与日本等国家建立更加直接紧密的联系,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二是转型升级机遇。作为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定,RCEP不仅涵盖了货物贸易,还囊括了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先进模式的引进,为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RCEP国家跨境B2B总指数在2019-2021年3年内实现翻倍增长,年平均增长达34.4%。
三是企业成长机遇。依托超大规模产业和市场优势,行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与RCEP市场联动的形态正在形成,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RCEP关注中小企业的经济与技术合作,优先考虑最不发达国家的需求。1至8月,中国向RCEP区域国家出口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同比增长36.4%。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构与融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广西与东盟河海无别、波澜共挽,与大湾区一衣带水、相融共生,在充分利用RCEP机遇,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高地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要素资源优势。近年来,广西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高起点承接和发展纺织行业。在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崛起,成为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纺织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与关键节点。广西蚕茧和桑蚕丝等特色产业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30%以上,分别连续17年、12年保持全国第一。
贵港市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化、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的、以平南县为发展重点的“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把握RCEP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对于广西践行“五个更大”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RCEP的东风之下,广西纺织将会次第花开、无限锦绣。

四、推动RCEP框架下纺织产业的开放共赢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