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聚焦】广州中大纺织商圈12月5号正式复市!多地防疫政策调整,纺织市场或迎来转机?

发布时间:2022-12-02  阅读数:32861

【聚焦】广州中大纺织商圈12月5号正式复市!多地防疫政策调整,纺织市场或迎来转机?


121日,广州市海珠区工信局发布通知,中大纺织商圈125日正式复市。广州作为承接江浙坯布面料市场的消费源头,前期中大纺织商圈按下暂停键,一度导致了国内纺织市场的订单弱势,而如今广州中大商圈有望重新恢复畅通,对于纺织化纤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同时多地防疫政策调整,年末市场行情能否迎来转机?



中大纺织服装商圈有望恢复


目前广州市已有9个区发布通告,解除临时管控区管控措施。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优化防控措施: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此外,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从化区、花都区、荔湾区、南沙区、增城区、白云区等多个区陆续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解除相关区域的临时管控措施。


目前广州海珠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其中提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广州海珠表示,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为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综合研判,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图片


中大纺织商户拓展线上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本轮疫情自1022日以来,海珠区成为了这次的“震中”。广州海珠区聚集了大批制衣厂,而其所在的凤阳街康鹭片区更是成了疫情“重灾区”。1平方公里住了超过10万人,还有制衣厂和仓储企业5200多家,还‬大多数‬是纺织业制衣、辅料等上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所在的中大纺织商圈,作为整个中国首屈一指的纺织原料集散地,聚集了十多家布匹交易园区、63个专业市场、2.3万间商铺,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关联产业人群超过200万人。


自疫情防控以来,海珠纺织服装商圈暂停营业,所有批发市场暂停生产经营活动。


据报道,在停业静默的状态下,大部分服装老板仍然没有放弃,都在尽自己所能维护订单。


一部分只做实体店的商户坦言:“我们是靠门店营业的,像色卡、小样和电脑里的资料都在店里,客户也没法到店里看样板。”还好客户理解,有些表示可以等待,但也有些等不了就退单了。


另一部分商户则表示,还好平时有做线上拓展,特殊时期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和客户沟通,像给客户推款、开单、查库存等操作还是可以正常运转,尤其是工厂不在高风险区的店家,还可以由工厂直接发货,有效避免了订单流失。


近日,沙河服装市场部分档口已恢复营业,但市场通道仍是空空荡荡,店铺门可罗雀,客流稀少。


图片


多地防疫措施有所缓和


当前在疫情的影响下,令原本就处于积弱格局的下游市场变的更加疲软,纺企开机率再度下滑,部分企业甚至有提前放假的计划,需求端的弱势格局在短期难有改善。


目前市场将焦点聚集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在疫情影响下各地防疫政策的变化。广州地区的防疫措施有所缓和,并且部分地区也出现解封的情况。在防疫管控措施放松的背景下,物流或将持续恢复,并且国内多个地区防疫政策也出现了调整,那么对于纺织市场而言,订单不畅的局面或将在物流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有所转变。但行业仍面临着挑战,需求积弱的格局在短期难以有所好转,纺织服装市场或仍将承压运行。


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纺织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梁晓旭表示,本次疫情对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生态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广州,原材料端、生产制造端、成衣渠道端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但我始终相信疫情终会散去,产业生态属性不会因为疫情发生质的改变,只会助推产业集群向更高级、更高质量的方向净化,例如康乐鹭江片区经过这次疫情一定会加大整治力度,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一定会更加重视广州纺织服装产业生态供应链的构建、完善与提升,这对于广州打造时尚之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来说,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州布生意、网络、化纤邦)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