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盛泽企业家吴建华荣获“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

发布时间:2022-12-12  阅读数:37836

盛泽企业家吴建华荣获“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




“他传承传统技艺坚守匠心情节,是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被誉为宋锦的‘活态保护第一人’,并让国人和世人感受到了宋锦的神奇魅力……”

日前,“2022中国丝绸大会”在广西河池闭幕,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荣膺“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


图片

大会的授奖词只有百字,却精练地概括了吴建华这位坚守真丝绸“阵地”三十余载的“丝绸匠人”,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复活”了宋锦技艺,并使其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多款宋锦产品还成为“国礼”,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醉心丝绸 敢想敢为

迈出“复活”宋锦的第一步

丝绸很美,这一印象在吴建华的孩童时期就已建立。“2000年,我用积蓄办了一家丝绸企业,就是鼎盛丝绸。”吴建华说,企业发展得很快,2009年,鼎盛丝绸收购了原东吴丝织厂——这家企业曾是制作宋锦的最大企业之一。


图片

让吴建华遗憾的是,由于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的落后,进入近现代,宋锦的传承保护陷入了困境。

“就像是一颗蒙了灰尘的珍珠,被遗弃在角落里,没有人关注它。”吴建华坚信宋锦是个值得开发的宝贝,无比强烈的使命感让他开始复兴宋锦织造技艺。面对巨大的压力,吴建华坚守匠人之心,带着技术团队,根据宋锦的织造工艺,不断琢磨机器的每一个构件和动作……

2012年,一台符合传统宋锦织造工艺和各项技术参数的数码提花机成功诞生。这款机器不仅每天可以生产出100米长的宋锦,还能编织更多复杂的图案和花型,实现了古老织锦技艺与现代生产设备的完美融合,“复活”宋锦的第一步,就此迈出。


用古老技艺设计“新中装”

 让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

为了体现传承与创新,对新生的宋锦产品,吴建华将其品牌名定为“上久楷”。上久楷品牌建立后,一个千载难逢的向世界展现中国丝绸文化的机会来到了吴建华面前——2014年,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各国领导人将身着“新中装”参与相关活动。


图片

“大半年时间里,我带领公司研发团队研究开发新款宋锦面料,城墙红的宋锦服装,单单染色的小样我们打了50次,打了纱线颜色的布样织了有100多次。”从素材的整理、面料的研发到面料打样,每个环节,吴建华事必躬亲,确保无一疏漏,最终,上久楷宋锦被选为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新中装”面料,宋锦再次“乘风而起”。


图片

借着APEC会议的舞台,上久楷宋锦面料得到了国际顶级设计师的关注,走上了国际时尚风口。上久楷因“宋锦”引发的一场变革,不仅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命运,更让其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出访国礼,国外领导人访华国礼,杭州G20峰会、阿斯塔纳世博会、金砖国家峰会、亚洲博鳌论坛、北京冬奥会等全球瞩目的重大活动及会议上独特的“文化符号”。



执着于宋锦 受益于宋锦

 将丝绸文化发扬光大

如今的上久楷,已不再是一家面料生产企业,而是一家文化公司。


图片

2014年12月,吴建华投资建设了中国宋锦文化园。2015年,宋锦文化园获批成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实现了设计生产、品牌营销、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文化推广的融合发展。此外,上久楷还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同时还是江苏省宋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一家企业、一项技艺,没有文化的支撑是不行的,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尝试转型,打造以品牌与文化为内核的创新型企业,努力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吴建华说。



END


拟稿 | 区融媒体中心盛泽新闻中心 沈佳丽

编辑 | 张  峰

责编 | 沈佳丽

校对 | 张周莉

审核 | 陈  灵   周  阳

签发 | 王  君

文章来源:吾爱盛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