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时装与蕾丝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浪漫主义所重视的繁复装饰不再是主流,相反,简约而富艺术性的设计,以及穿着的舒适度成为女性挑选时装的新标准。奢华矫饰风潮的衰退,折射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试图把自己装扮的像男人一样,也试图踏足男权的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法国女装新浪潮
珍妮·朗万
1930年的珍妮·朗万。
珍妮·朗万(Jeanne Lanvin)于1867年出生在巴黎。16岁起她就在巴黎知名的帽子品牌店做学徒,1889年,朗万成立了自己的首间高级时装屋,专为上流社会的女童和她们的母亲定制高级时装。朗万的设计带有19世纪初的浪漫色彩,她擅长使用精致的刺绣、串珠和蕾丝,清淡如花般的色调成为朗万品牌最初的标签。
朗万设计的婚纱草图。
1909年,朗万的才华被法国高级时装协会发掘,她受邀入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高级定制设计师。她的作品开始变得更为浪漫和优雅,极富女性色彩,尤其是以绘画为题材的“绘画女装”和从中世纪教堂的彩色玻璃画获得灵感的“朗万蓝”赢得了巴黎女人的心。
最能代表朗万设计风格的“管状女装”。
珍妮·朗万将19世纪夸张的宽袍大袖改良为一种高格调的“管状女装”,强调修身合体的裁剪,这也是著名的Flapper(摩登女)风格的雏形。朗万有着非常中立的时装态度,她既摒弃做作奢华的旧时代风貌,也不愿意接受1920年代初期大肆流行的“绅士女装”风格。朗万所塑造的女性独立、优雅、性感,不为世俗所左右。
1930年代,朗万的设计更富轮廓感和线条感,她设计的睡衣式女装、披肩式女装、兹瓦布式裙裤等式样,介于中性风格和女性风格之间,受到众多女星们追捧。1936年,朗万因为对电影女明星们做出的“时装贡献”而荣获电影制作人吉特利颁发的法国最高殊荣时尚奖,被冠以“法国优雅大使”的美誉。
朗万设计的蕾丝睡袍在银幕中大放异彩,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女星都有过这样一件华丽的银幕睡袍。
朗万最有名的两件蕾丝作品,当属她1929年为名媛夏洛特巴布科克嫁给传媒大亨之子查尔斯时所设计的婚纱。其中一件婚纱的主体运用了朗万擅长的丝绸管状长裙,胸前披覆了价格昂贵的布鲁塞尔古董蕾丝,裙摆也运用了同种图案的蕾丝面料,从后颈一直延伸至地面,拖尾长达1.5米,头纱则用花环固定,新娘宛如从希腊神话中走出的美神。而另一件则在蕾丝面料上叠加了金线刺绣,折射出爵士年代的流光溢彩。
朗万为名媛夏洛特巴布科克所设计的婚纱,带有浓郁的爵士风格。大量古董蕾丝赋予这件婚纱神圣的宗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