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如何把“抗疫三年”干成“加速跑三年”?天门纺机解读逆袭秘诀

发布时间:2023-01-11  阅读数:26119

如何把“抗疫三年”干成“加速跑三年”?天门纺机解读逆袭秘诀




“三年前疫情的暴发确实突然。2019年天门纺机取得了比较好的经营业绩。正当我们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欢欢喜喜过大年之时,疫情暴发,湖北全域静默。这种情况大家从来没有经历过,不知疫情会有多严重,会持续多长时间。疫情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未来工作的不可预见性。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一方面配合政府部门防疫,积极参与抗疫;另一方面以变应变,边工作、边摸索、边创新、边突破,围绕如何化危为机动脑筋,想方设法求生存、求发展。通过不懈努力,我们把抗疫的三年,干成了快速发展的三年,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图片

1月10日,在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2023新年媒体见面会上,董事长沈方勇详细回顾了疫情三年天门纺机在不确定性中坚守初心、逆势而为、逆流而上的经验和体会。

图片

抗疫的三年,对企业而言是沉重的三年,但依然有不少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他们如何应对疫情危机?又怎样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需求?实现逆势增长,他们作出了哪些努力?天门纺机通过实践给出了答案。


坚守“一个初心”
专注做精并条机


“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业都认为生产与防疫相关的产品是商机,纷纷投资相关项目。也有人拿着图纸和资金找我,希望利用我们的场地、装备、人才、市场等优势生产熔喷布设备、口罩机等,我们一概拒绝。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化危为机,逆境突围,把并条机做精做优,不去赚‘投机钱’。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总结成功的经验,沈方勇认为首要的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依然坚守“一个初心”。

20多年前,天门纺机的产品除了并条机外,还有收割机、印刷机、汽车配件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当时产品虽多,但企业日子很难过。我和同事们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砍掉其他产品,专注纺机。一心只做纺机,把并条机做精、企业做强。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守这一初心。”沈方勇介绍,自此之后,天门纺机走上了专精特新之路。

图片

几十年来天门纺机始终扎根于并条机领域。从10年前第一台自调匀整并条机成功下线,到10年后“全自调匀整”概念的普及和行业认同,在自调匀整领域新的赛道,天门纺机正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天门纺机开发的TM11、TM13、TM15、TM17、TM19等型号T1系列并条机,成功推向市场,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好评。特别是TM19超大卷装高速自调匀整并条机的推出,实现了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提高了成纱和布面质量,引领行业潮流。2022年,T1系列的并条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60%,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和销售主力。TM13、TM15、TM19并条机通过了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三款并条机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把握两个重点
研发和技改并行

企业好不好,关键是产品。天门纺机成功破冰,离不开“产品创新”这个关键。

沈方勇介绍:“企业的一切工作其实都在围绕产品转。疫情发生后,我公司加大了对武汉研发中心的投入力度,加大了人才招揽力度,加大了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了基础研究力度,潜心研究产品。”

图片

天门纺机副总经理杨文锋详细介绍了三年来,天门纺机围绕产品创新所做的四项工作:

一是建立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公司先后建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制度、“五小”活动奖励制度、技能竞赛表彰制度等激励制度,在创新过程中,鼓励人人创新,容忍意见冲突,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是加大平台建设,打造创新团队。公司在天门和武汉建立了两大研发平台,其中天门研究所主要负责产品落地及生产与服务,武汉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产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解决关键技术。近年来,公司加大在材料、机构、器材、基础元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在新型圈条盘成型及制作工艺技术、电器元件防潮、防尘、防高温技术、适应高速高质的牵伸系统、高效的清洁吸风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等关键技术及应用方面均取得成功与突破。

四是瞄准前沿技术,注重联合创新。近年来,公司密切关注相关行业前沿技术发展,高度重视与上下游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实现科技赋能服务产品创新。三年来,天门纺机获得和已受理的知识产权共计7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软著3项。

图片


天门纺机创造性地提出“双转双改”,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加快产品创新的步伐。天门纺机品控总监樊早斌介绍,“双转双改”是公司在实施智慧工厂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即在装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改造的同时,为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提供装备保障。

沈方勇说:“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疫情发生后,我们不仅没有捂紧钱袋子,相反还制定了‘智慧工厂’项目建设计划,投入1.5亿元,用五年时间让企业脱胎换骨,实现生产制造柔性化、仓储物流自动化、信息管理现代化。”


营造三个生态
服务客户新需求

面对新形势,天门纺机提出营造三个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市场生态和企业内部生态。

社会生态方面,天门纺机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广泛联系、良好互动和合作配合,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完成、对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对疫情防控主动作为、对产学研合作加大力度,也注重与媒体的良好合作,提高公司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市场生态方面,天门纺机坚持利他共赢理念,把上下游客户同等对待,与他们相互尊重,保持良好关系。天门纺机对于同行与竞争对手,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樊早斌说:“天门纺机提出市场生态的概念,一是指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方、购买方等与公司之间的生态环境,通过相互配合、良好运转,从而使得市场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二是指与竞争对手良性竞争,友好相处,共同维护产品市场生态环境。”

疫情对企业的运营、维保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精准化、体验式、快响应的服务尤其珍贵。

樊早斌介绍,天门纺机针对客户的难点、痛点和忧虑,把利他共赢的理念贯彻客户服务始终,特别是在全国疫情防控期间,主要采取六大举措提供超值服务:一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服务;二是健全便捷高效的服务手段;三是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服务;四是坚持开展“质量万里行”服务;五是提供全流程技术咨询服务;六是开展客户驻厂培训服务。通过这六大举措,以个性化精准服务、体验式精确服务、快响应精细服务来努力超越客户的期望。

在企业内部生态上,天门纺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适时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建立起了良好的公司内部生态。沈方勇说:“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相互信赖、人人相互依靠,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困难、化危为机、促进发展、谱写新篇!”


未来六大举措
布局“智慧工厂”

图片

2023年将是新冠病毒疫情的转折点、分水岭,也是天门纺机“智慧工厂”项目初步建成之年和精品冲刺之年。据天门纺机总经理焦伦进介绍,今后几年,天门纺机将推出六大举措。

加快“智慧工厂”项目建设步伐。天门纺机将新上一条铸件静电喷粉自动线;建成钣金切割柔性生产线、钣金折弯自动生产线、柔性焊接生产线及多条机加工自动生产线,建成仓储物流自动线,升级改造5G + 信息化工程,力争2023年初步完成“智慧工厂”项目建设, 实现生产制造柔性化、仓储物流自动性、信息管理现代化。

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改进完善T1系列并条机,将TM63E全伺服智能细纱机推向市场,完成TM21、TM25型并条机生产试验,完成TM23、TM27、TM29并条机和TM65E超长高端智能细纱机初步设计。

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力争2023年产值、销售、利润、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18%、25%、12%、13%,外贸出口增长30%以上。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国际品牌。趁势而上,搞好品牌建设,建立世界一流的纺织机械企业。

提高市场主动服务意识和能力。把利他共赢的理念付诸于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市场、内部“三个生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才梯队化建设,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


撰文 / 本报记者 王继征

制作 / 王亦一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