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随着国家防疫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消费、投资都有了新的气象。重拾信心,再战新征程,纺织人也开始奋力备战2023。
海内外观众翘首以盼









“每次纺机联合展我们公司都会派专人来看展,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纺机设备新技术情况,以确保公司的设备改造升级能够跟上最新的趋势,毕竟,现在国内外的竞争压力都很大,企业不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很难有发展。”
——纺机联合展专业观众
"现在碳纤维的需求量很大,未来的市场潜力也会不错。我们目前已经开始对接一些设备厂,因为投资比较大,我们还希望能有更多资源横向比较一下。纺机联合展是个不错的平台,国内外优质企业都在,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对比同类设备的时间成本。希望今年借助这个展会实现我们的目标,在今年把这个项目开起来。"
——纺机联合展专业观众
“我们公司在用的粗纱机和清钢联都是进口设备,车间整体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水平特别需要提升起来。目前用工成本高,且工人很难招,所以,我们希望尽快实现更高自动化、更高效的生产。很期待新一届纺机联合展,我们会抓住机会,把设备的升级问题更好地解决掉。"
——纺机联合展专业观众



目前,离参展报名工作截止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组委会也同步开启了观众组织工作。海量国际国内专业观众资源库,高效的传播营销手段,精准的商贸邀约计划,密集的宣传唤醒频次,以及随时赴海外进行路演的热情一触即发,只待年后高频密集展开,为供需商贸交流提供更多助力。
全球纺织产业在疫情期间未停止前行,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作为承接世界订单的重要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土耳其等国家在内,纺织产业升级、装备升级的步伐扎实有力,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身的纺织产业优势。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纺织机械出口额4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6%,其中,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总金额同比增长25.81%,占同期出口总额的75.73%。此外,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下,国内外纺织企业、纺机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将进行更多新的探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也将为区域贸易、投资带来更多机会。
总体来看,国内纺织行业的持续升级、海外产业不断恢复都将持续提升设备需求,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进一步重构,全球纺机贸易将重拾升势。




国际市场步履不停,国内纺机也在克难前行。疫情三年中,国内纺机行业通过中国纺联科技成果鉴定的项目有80多个,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或者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占鉴定项目总量的比重超过了91%。比如,服务于新型纤维领域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千吨级干喷湿纺高强/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在助力行业智造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以及为行业高效、柔性、高质生产提供支持的“化纤卷装外观在线智能检测系统”等。




期待与新老参展企业再次相聚上海!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