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沈阳市召开“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细辽宁省委、沈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引导全市各个方面以奋进姿态投身振兴发展一线,以超常举措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推动沈阳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会上,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哲就沈阳产业转型升级情况作交流发言,并介绍了沈阳以服务型制造积聚发展新动能有关做法和成效。

沈阳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和数字产业化数字资源优势丰富,蕴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厚植数字蝶变沃土。沈阳市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创新制定18大类、60小类数字化场景标准,在全省推广;推进“智转领航、场景赋能、千企上云”,新培育国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及优秀场景69个,带动上云企业1000户,产业结构从“低小散”向“高大上”迈进,高端装备制造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升至34%。沈阳市超前布局“新基建”,建成国家千兆城市,3万个5G基站处于东北首位;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打造互联网“高速路”;建成“星火·链网”超级节点、13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5个国家和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跻身国家“数字高铁”新枢纽。沈阳市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跨界融合,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千亿规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跑东北;在国内首个出台5G场景电信服务费补助政策,建成华晨宝马5G全连接工厂,600余个5G场景形成垂直行业示范。
“以设计促转型、向服务要效益。”沈阳市成功创建东北首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沈阳创新设计院成为黄河以北唯一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沈阳市把工业设计作为赋能转型“金手指”,组建东北创新设计战略联盟、沈阳市工业设计协会,推动“制造”向“创造”嬗变,培育“国字号”“省字号”工业设计机构18家,数量全省领先;重点工业设计机构收入突破亿元。沈阳市用服务型制造积聚发展新动能,培育17个国家级、115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位居东北首位、全国前列;重点制造业企业服务性营收占比达30%,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长出服务“新枝”。
“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构建。”聚焦“整零协同”,以头部企业1500亿元配套订单为牵引,打造头部企业配套聚集区和特色产业新高地。突出“三生融合”,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要素,推进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技术中心等生态性、学校医院等生活性服务平台建设共享,打造“研产城”一体新生态。强化要素保障,创造性建立“一园区一基金一银行”金融体系,逐个园区确定产业基金与合作银行,支持配套企业加速聚集。目前,头部企业配套和特色工业园拓展至“11+22”,入驻企业129户,落地项目378个,形成投资85.5亿元;带动工业投资增长30.3%,位列副省级城市首位;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升至35%,专注配套的“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至469户,正在形成头部企业引领带动、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