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西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位于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汇节点。境内沈海、丹锡高速公路,中长、沟海铁路和哈大、盘海营高铁纵横交错,一小时经济圈涵盖沈阳、大连、营口三个自贸试验区和辽中南城市群全部的机场、港口。
围绕西柳服装专业市场,在西柳镇及其周边形成了以裤装、棉服、大码女装、时尚女装和童装为主打产品的特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全省为其配套的各类企业和加工业户1万余家,吸纳就业40余万人。全市生产企业和业户6800余家,年纺纱产能5.3万吨,织布染整能力4.3亿米,服装产销量7.5亿件。以宏基工业城、恒大工业园、服创产业园三大园区为核心的西柳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50余家,年销售收入525亿元。
西柳服装专业市场占地4.5平方公里,拥有摊位2.3万个,经营从业人员6万余人。市场经营服装服饰、面料辅料、针织家纺、小商品等40大类2万余种商品,辐射面由东北地区扩大到全国各大关联市场,并通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方式打入国际市场。
2021年,集群货物吞吐量达160万吨,市场交易额实现905亿元,线上交易额为178亿元。经过不断的努力、发展,集群先后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全国十大纺织专业市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化示范市场和省级服务业示范集聚区等称号,并于2020年9月成功获批东北首个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1.做实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海城西柳服装城纳入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后,加速西柳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工作,充分释放试点政策红利。按照市政府下发的《辽宁西柳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细化分解15项任务,由班子成员包保并逐项调度推进。2021年,累计备案供货商6052家、外贸公司38家、报关行6家,出口报关1725票,出口货值21920万美元。出口商品覆盖德国、意大利、沙特阿拉伯、也门、阿尔及利亚、印度、韩国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以“裤装、棉服、女装”为主打的西柳北派服饰成功辐射全国,并正在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
2.全力打造市场党建品牌 始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 完善“衣城有家”党群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成功接待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各基层党组织、各地客商参观调研60余次。组织市场全体党员开展党史教育活动11次,廉政文化学习9次,强化“学习强国”、“辽宁智慧党建”平台在线学习。积极组织市场商协会、市场党员商户参加疫情防控、郑州特大暴雨、携手援藏助学等社会性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280万元。3.大力发展电商网红经济 深入实施“互联网+实体经济”战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辽宁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规模化电商孵化基地、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谷基地为核心,一园多能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西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将推进市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现打造西柳千亿级市场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一是改善硬件设施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相结合,全面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二是推进市场营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电商网红经济。三是坚持对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相结合,打造辽宁对外开发开放的桥头堡。四是实施品牌战略与壮大实体经济相结合,打造西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