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广西日报》11版头条刊发港南区新闻稿件
“鸭毛投入设备后,除尘、洗涤、烘干、除菌消毒、冷却、分毛、拼堆……再经高绒机处理,分出绒子含量60%甚至95%的羽绒。”2月24日,由贵港市港南区委宣传部、港南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媒体记者看港南”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港南区工业园区(羽绒产业片区),在广西桥圩小荷羽绒制品集团生产车间隆隆机械声中,集团负责人杨智向记者介绍。

桥圩小荷羽绒制品集团生产车间,工人将鸭毛运到设备投料口。

港南区桥圩羽绒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推进。
在桥圩镇羽绒产业展示厅里,一张世界地图彰显这座小镇羽绒产业的重要地位:以桥圩为起点,从这里走出去的羽绒遍及世界各地。作为中国三大羽绒基地之一,桥圩镇年加工羽绒总量占全国的28%、世界的18%。该镇获“中国羽绒之乡”“中国优质羽绒生产基地”和“中国优秀羽绒产业集群”等称号。
顾客在霖达羽绒展厅选购本地产羽绒服装。

港南区桥圩羽绒园区航拍。
“桥圩羽绒产业园项目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对于企业提出的建议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没有任何理由回避,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把企业当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争分夺秒予以对接解决,全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表示。为进一步加快羽绒产业发展,港南区专门召开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加快转型求突破,坚定不移走好羽绒产业提档升级路子,全力推动港南区羽绒产业再上新台阶,不断擦亮“中国羽绒之乡”的招牌。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建设,为羽绒企业施展手脚搭建平台;加快建成羽绒信息中心、检测中心、交易物流中心,为羽绒产业解决各种中间环节和渠道,进一步保障区域羽绒产品的品质体系建立,为羽绒交易商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交易及相关服务;加快羽绒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内容来源:《广西日报》 唐正芳 刘志宁
▍编辑出品:港南区委宣传部 港南区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港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