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408.4亿美元,同比下降18.5 %(以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1.6%)。今年前两月,我国家纺外贸出口呈双位数下降。1-2月,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44亿美元,下降11.8%,比纺织服装整体降速低6.5个百分点。
我国家纺出口前四大市场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四大市场合计占家纺出口总额的62.4%。今年前两月,我家纺对美、欧市场出口出现较大下滑,出口额分别为12.4亿和4.9亿美元,降幅分别为26%和32%;对东盟出口6.5亿美元,增长36.9%;对日本出口3.6亿美元,下降10.3%。其他主要市场中,我对新加坡出口增长5倍,对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长36.8%。
现在纺织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缺少新的外贸订单。
各地都在积极出台相应的稳外贸政策和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自救,降本增收。纺织企业都在积极拓展外部渠道,走出以往的舒适圈,同时也在国内市场寻找机会,出口转内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认为,除了要将稳外贸的发力点更多落实在客户渠道的维护与拓展上,必要时也需要以退为进,结合消费升级,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一家纺织企业表示,接下来也准备调整一下进出口比例,短期内将外贸销售重心转移至国内,后面再去开拓新的海外市场。“但是不太可能全部转移,国内市场的体量吞不下。”多项扶持外贸企业的政策也在陆续落地。一些地方的政府组织了一系列课程,引导工厂参与到面料交易的专业线上平台直播中,许多客户来自海外。一些人士本来不认为坯布生意也能做直播带货,结果发现效果还不错。参展是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受疫情影响,厂商去国外参展困难,宁波市开通全国首趟外贸拓市场包机航班,今年3月29日至31日,为期三天的2023年印尼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览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大朗镇组织了10家毛织服装、纺织机械及纱线企业抱团出海抢订单,进一步打响大朗毛织的国际影响力。据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览会(INDO INTERTEX)是印尼最大的纺织机械专业展,每年一届。展会涵盖了各类服装机械和纺织品,是促进我国纺织企业进入印尼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中外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参展的大朗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此次海外抱团参展收获很大。据统计,展会上海外客户意向订购大朗纺织设备约900台,价值约3150万人民币,大朗纱线1200吨,价值约3600万人民币。“云参展”“代参展”也成为一种常见手段。“云参展”指的是线上参与,通过VR、高清直播等技术提升线上参展商的真实感;代参展则是指参展企业委托展览公司或驻外的分支机构、合作伙伴、华人华侨,组织现场工作人员代替自己开展现场接待。多省市对云参展、代参展都给予了补贴,鼓励更多业务顺利开展。
来源:棉花展望、国金期货、财经十一人、大朗融媒、中国纱线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