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顾鹏:扁平且智慧的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8-05-11  阅读数:10479

设计的未来必然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互联网创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需要的是智慧,而现代的年轻人商业直觉更为敏锐——对人的需求和敏锐的观察,他们的思考方式是网络思考,这种互联网思考使得年轻设计师可以超越资历、名气,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初春午后的北京,轻霾,燥热。

在朝阳区CBD阳光100的37层北京顾鹏设计公司一间中式风格的会客室里,我和《湖南包装》杂志主编文稀枝女士拜访了知名设计师顾鹏。

作为一个外行,我并不认识顾鹏。上网查询到的是:顾鹏,陕西西安人,199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清华红卫设计机构-北京顾鹏设计公司创办人兼创作总监,中国设计师沙龙联合发起人、第一届执行主席、现任学术委员,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年鉴》编委,首都企业形象研究会理事,国际平面社团设计协会会员,韩国又松设计学院、上海INTERMARK国际设计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等多所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校外艺术硕士生导师,20年的从业经验、屡获业界殊荣、有超过300项成功案例,多年公益设计交流经验、联合策划多起大展,《气韵中国》《雾霾公益海报展》《意匠集》等全国活动的联合策展人等。GUPENG设计公司横跨书籍、平面、品牌、空间、展陈、网络、建筑园林以及设计再教育等多个领域,曾荣获中国设计事业创新机构奖,其本人荣获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中国设计业青年百人榜。这些头衔与奖项于我不知所谓,只能说“不明觉厉”,顾鹏对我来说很扁平,也很智慧。


LovePeace

而此刻坐在我对面在慢条斯理冲泡功夫茶的顾鹏,给我的感觉两个字“简单”:没有艺术家的光头或长发,没有奇装异服,白净的脸庞、短发、圆镜、平静、闲适,更像大学校园里的“青椒”。与帅气中带点雅痞、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和自信张扬的潘虎不同,顾鹏清晰而平和的语气、清澈不失智慧的眼神,更像是一个革新派,生活中的他确实自信并且有一颗敬畏上天之心,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顾鹏是一个简单而有趣味的设计师,他会在冬日星巴克室外铺着薄雪的咖啡桌上画上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笑脸,只为了给雪中赶路的行人一个温暖的瞬间。顾鹏是一个简单而内心强大的独立设计师,在几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几乎没有谈及自己公司的设计作品,而是不停地向我们介绍中国设计师沙龙的各种活动和交流中的获益;他推崇着业界活跃且有才华的同行,分享着自己理解中的别人的建树,与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生活光景,靳埭强、陈幼坚、陈绍华、王序、吕敬人、韩家英、李永铨等一众大咖们,以及年轻的高少康、陈飞波、潘虎、龚凯、洪卫以及张子建的研究成果等,还满怀崇敬地谈起他的恩师清华美院王红卫教授的装帧设计以及他的智慧与设计教育的理念,谈及他的客户群中那些企业家们的勇气和胆识,其中一位九零后设计师的创业路径,谈及计算设计在网络创意和创业带给他在设计未来方面的思索。

设计思维:从“匠气”到“灵气”

从我开始接触设计界就经常听说设计师与客户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辛酸、诙谐、抱怨比比皆是。就此事求教于顾鹏,他认为主要是因为设计师太多站在自身的角度或艺术的角度去设计作品,而客户往往是站在商业与市场的角度去审视作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在酝酿这个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性,而不常基于甲方整个商业运营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说,设计首先不只是艺术还是一种商业行为的经济美学,当然这里的美学是广义的美学,比如设计助力商业的可持续性、有效性、以及体恤人性的体验感,也算是一种美学。基于“工匠精神”的精雕细琢始终只是“匠气”,而成功的设计作品必须基于“灵气”——站在人性角度与生活美学与商业战略角度审视的一种设计思维。

情调苏州

和而不同

设计思维是当下设计发展阶段的一种思维模式,也算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以体恤人性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表面上看它虽然是从某个问题入手,但核心考虑的还是美学在社会层面的普世性与使用者对环境的友善性。强调生活美学的同时,还要去考虑社会心理学——在生活中和商业流通中更易于被人接纳,比如:“苹果手机 iPhone”,我们之前是没有这种体验的,但是这种感受却是我们新人类的内心所期望的,设计的需求曲线的确在人的内心。还比如“西贝莜面村”的品牌之路就是一个明证,2010年起,从最初的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民间菜,到西贝西北菜,再到烹羊专家,最后又回归到西贝莜面村。这期间的几个品牌设计、餐厅装修风格不可谓不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都忽略了西北美食产品的特性。西北菜其实还不算什么菜系,只是以特色小吃为主,这些美食易于通过标准化来复制,也决定了该品牌必须以平民化、亲民化的特性为主,专做西北特色美食,专注健康养生的经营目标,便成了西贝的定位。

在顾鹏看来,设计是一种生活的生态美学,拥有设计思维,以设计思维生活的人就是设计师,只要有对人性需求曲线的洞悉力,对体验美学领受力和感悟力,也不一定需要会画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懂得生活美学的设计师。


书承斋

设计的经济美学:通过设计解决商业问题

设计也是商业行为的一种经济美学。眼下大多数设计师都是通过各种创意设计去体味对应人群的生活体验或审美需求,真正成功的设计师往往是通过对目标群体的感性体验的理解,捕捉到需求曲线,寻找他们内心潜藏的渴望或欲求,通过理性的总结创造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美学情景,并逐渐引导受众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基于未来体验的引导乃至引领才是一种大设计。

经济美学是通过研究人性、研究社会需求的变化曲线,研究利用美学满足社会的需求趋势。以这样的设计思维去开发设计服务、设计产品,成功率必然很高。

中文国创

角落咖啡

北平派海报设计

北平派包装设计

设计的经济美学就是通过设计真正解决商业问题,而设计思维则是调整设计师观察世界的角度,寻找设计与商业的切入点。当你从比甲方更高的视角去俯瞰整个商业活动,专注更遥远的商业目标与使用者体验的时候,你所提出的基于商业战略的整体设计方案必然会让甲方心悦诚服,并欣然接受你的设计成果,因为你赋予了他们新的价值,也坦然接受你的设计服务的佣金。

本颜

亖空logo

黑马问画

为了让我理解经济美学,顾鹏惟一一次提及了自己的设计案例——Future City未来城儿童职业体验城。他学的是视觉传达专业,却从事了一个建筑的设计任务,在这个案例中,顾鹏提出设计要遵循经济美学,要注重商业功能的先行,要让商业目标指导设计行为。基于此,首先确定的是体验城的运营预期——他从体验城的商业业态规划着手,调研了国内外各种儿童体验项目中的盈利最好的板块项目和模式拓展方向后,确定了体验城中未来运营项目的设置。以此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功能划分基点,围绕商业模态,展开品牌 VI 形象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配置。顾鹏在这个案例中的目标很明确: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有计划的花钱,最终的建筑预算在不超标的前提下,还应该更有利于甲方终极商业目标的提前实现。这就是基于经济美学的设计思维——用大概念的设计思维去有机地表现智慧视觉的适度性。


未来城

设计的未来:计算设计
 顾鹏将改革开放以来设计行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是中国设计行业的“初期阶段”,改革初期设计师比较少,市场的需求量却很大,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下海的设计师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这阶段的设计多为传统设计,艺术的成分占比较大,设计多与材质、艺术体验有关。21世纪10年代前后至今的十几年间,则是“设计思维”阶段,从创新创意到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加大,开始注重经济美学,设计思维的重点在战略思维和跨界思维,因为一个产品的出来从来不会考虑你学什么专业,它是个跨学科的需求,这是市场在对设计师提的要求,要求设计师要具有模糊各种相关学科的能力。


普洱茶包装

设计的未来必然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互联网创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需要的是智慧,而现代的年轻人商业直觉更为敏锐——对人的需求和敏锐的观察,他们的思考方式是网络思考,这种互联网思考使得年轻设计师可以超越资历、名气,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深圳年轻设计师吴伟的民宿 APP 态客,就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经济美学的“轻资产重思维”的成功案例。

沁水历山

设计的未来必然是“计算设计”,未来的设计将不再仅仅是主观的感性的,而是通过工科思维,借助多种学科和技术的跨界、交叉、融合,实现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状态。不久的将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望发现人类美学需求的规律,通过人机交互、大数据和感性工学,以及肢体语言、人脸识别的捕捉,形成数据链,可以及时挖掘社会的需求曲线。顾鹏提到的那位九零后女孩的创业品牌“拾柒”的APP,就是一个例子。“拾柒”通过APP在几分钟内就能把你朋友圈或者微博的内容设计制作成一本书,然后网络下单支付,你的书印制出来快递到你的手里。当然,这里的设计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排版方法论,设计师先以人的审美视角设计出来一些优美的版式:根据不同尺寸的图片和不同字数的文字需要各式各样的版式可能性,通过植入计算机一些方法论,比如西方的黄金分割、网格、东方的气韵模型等排版方法,计算机基于模糊数学、逻辑数学等,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排出令普通人觉得还不错的漂亮的版式出来。
未来基于计算设计的成果影响的可能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人群,这就是未来设计师的可能主要发力的方向。

\

拾柒

设计再教育的反思
作为中国设计师沙龙、“尖荷行动”的联合发起人之一,近年来顾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交流、设计再教育的公益行动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传统的设计教育远离了设计实践的需求,现有课程的设置几十年一贯制,拘泥、刻板,缺乏实用性。而现代设计不仅需要美术培养,更需要的是设计思维的训练,需要的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西方国家近年来的设计教育实践始终围绕着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设计其实很难被教授,它应该是被训练出来的,老师更应该像是个身经百战的教练才对。

设计交流策展

 这是一场看似轻松随意却时时透着智慧的谈话,囿于笔者专业的匮乏,只能如实记录一些本人可以理解的比较具象的观点,未能传达出顾鹏关于“大设计”的设计观及其对设计行业的人文关怀,诸如学术的争议、设计再理解,以及设计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不断的自化。从谈话中,我也能感觉到作为商业设计公司总监的他首先是把设计作为专业,然后才是生意,更是一门学问,究其背后,顾鹏是把设计作为参悟人生真理的一种“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故难以尽述其道,甚憾。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